中国屈辱的过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26:59
圆明圆的毁灭
马关条约,

从1840开始,中国就进入了屈辱了历史,用李鸿章的话来说,就是“3000年不遇之屈辱”但是这段屈辱的原因,从1840年到现在似乎都没有被正视过。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说法是“XX皇帝为了一己的安逸,而出卖国家的利益,签订了XX不平等条约”或者“XX的投降政策,使中国葬送了大好河山”好像中国近代本来是很不错的,就是因为出了那么几个大坏蛋大汉奸,才把事情闹到如此地步。找到了替罪羊以后,全民族就在精神上解脱了,皆大欢喜,精神上也就麻痹了。

我想先说说清朝。其实研究历史的很多学者都说“大清无昏君,大清无奸臣”。道光在位时,是中国屈辱历史的开端,自然而然的,他就是一个罪人。但他真的就是一个昏庸,软弱的皇帝吗?四菜一汤是他提出的,他和太后以及群臣庆祝太后生日时,吃的只是一碗打卤面,他甚至穿打补丁的裤子,还规定每年皇宫的生活开支不得超过2万两白银,他这么节省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攒出前来搞军备,攒出钱来备战,支援禁烟运动。朝中敢战敢于牺牲的大臣也不少,著名的裕谦就死守镇海,于镇海共亡了。但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没有守住一处阵地!当签订了南京条约以后,道光“太息于殿上,一日不成曾歇”,可见他也很难受,不是他肆无忌惮的出卖国家的利益,而是根本没有办法保护国家的利益。

另一个传统的大反派是慈禧太后,也说她只求自己的安稳出卖国家利益。让我们来看一个事实。八国联军到天津时,一共只有25000人,其中7000德国士兵在海上还没来得及登陆。也就是说,仅仅1万8千人就攻下了北京。当时北京的清军15,6万,义和团加各地勤王之兵5,60万。7,80万人就被这1万8千人在十天里彻底打败了。

大臣里也有个大反派,他就是李鸿章,作为主和派,被后人骂是情理之中的,但是他在战前是极力要求扩充军费的。他自己也兴办了很多近代工业和军工业。要求扩充军费是因为他知道,当时的中国打不赢人家,后来要求和,也是因为他知道,当时的中国打不赢人家!

看到这些事实,仅仅说因为几个昏君几个大臣造就了中国的屈辱历史,实在是一种不愿意看清楚自己缺点的鸵鸟政策。

再看看抗战期间。现在大陆的一致说法是“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让中国白白丢了东三省”但早在1991年5月,张学良将军就在纽约亲口说“不抵抗是我们东北军自己的决定,我当时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