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自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7:17:31
描写艾青在牢中写大堰河时的场景,叙述抒情文体,抒发艾青对自己乳母的感激之情
...

1932年我加入了“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和同人组织“春地画会”,用画笔投入了战斗。7月12日,我和其他12名美术青年遭到逮捕, 国民党反动派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控告我们这些青年们“颠覆政府”,我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
我在监狱里写了许多诗。正像我自己所说: “从那以后,我过的是囚徒生活。我和绘画几乎完全断了联系。我自然而然的接近了诗。只要有纸和笔就随时可以留下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思考得更多,回忆得更多,议论得更多。”《大堰河——我的保姆》即写于我在监狱的日子里。当我见了漫天飞舞的雪花,联想到保姆落满白雪的坟头,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劳动人民,诅咒黑暗世界的诗篇。
这是一首带有自传性的抒情诗。在这首诗里,我以幼年生活为背景,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经历,抒发了我对保姆大堰河真挚怀念的情怀和热情的赞美,表达了我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我的保姆没有名字,因她娘家在浙江省金华县大叶荷村,所以大家都叫她大叶荷,浙江方言“大叶荷”和“大堰河”完全一样。我在诗里写道: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

艾青(1910.3.27—)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1932年创作第一首诗《会合》,此诗以笔名“莪伽”发表于同年七月出版的《北斗》第2卷第3、4期合刊。
1932年5月回到上海,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并组织春地画社。7月,被捕入狱,在狱中翻译凡尔哈仑的诗作并创作了名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黎》等。
1935年10月,经保释出狱。1937年抗战爆发后到武汉,写下《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到西北地区,创作了《北方》等著名诗篇。同年到桂林,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又与戴望舒合办诗刊《顶点》,此间较重要作品有《诗论》。
1940年到重庆任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不久赴延安,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工作。此时代表作有《向太阳》等。1944年获模范工作者奖状,并加人中国共产党。
1945年10月随华北文艺工作团到张家口,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领导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