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的游说有何逻辑缺陷?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0:04:34
特别是他对齐国的游说,就那么一段话就改变了齐王的想法,未免有点夸张吧。
其有力之处比较明显,但又有何缺陷呢?

他的游说根本点在于分化六国联盟,让齐国帮秦国,与其他五国断交不援助他们,这就是远交近攻策略。战国后中后期齐国因为离秦国比较远少受战乱影响又靠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当时只有齐国在经济实力上能与秦国抗衡,如果齐国援助其他五国秦国无疑会付出很大代价,张仪的游说中所说的利益只是当前的小利,如果把目光放长远这种所谓利益实际上是亡国之害,齐国帮秦国搞垮其他五国后,下一个就是自己了,后来历史的发展也印证了这点。人都是有人性的,人性是趋利避害的,同时人的眼光有时候会比较狭隘,只看到眼前利益,张仪的游说正是捉住了人性的弱点来有的放矢,因此只要你摸得准人性,按人性去做事,事情很容易成功

楼下所说也是人性的弱点,只要别人得罪过自己就永远恨他,和他永不来往,而且不看自己的实际情况伺机报复,张仪也正是利用利用这点

我是第一个回答的咋修改一下答案就成第二个回答的了

一楼说的不错,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原先六国的合众,是为的抵抗秦国,
齐国不顾及合众计划,单独攻打燕国。
还占领了燕国夫人都城,,
到了燕昭王的时候,燕国筑黄金台招揽贤士。
名将乐毅帅领五国大军占领了齐国的大部分土地。
72座城池的70座,楚国还落水下石。。。。。。
后面虽然复国,,但是,呵呵。。
你知道齐国为什么 与赢而不助五国了吧。。。

一楼说的观点 我是比较认同的 所谓的纵横家 就是能够很好的把握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而后做出一番成就的
这里略微提一下一楼的一点错误 “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 并不是张仪首先提出的 而应该是由秦昭王时期的范雎首先提出来的 具体的战略思想可以参考百度百科的详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