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习毛泽东诗词心得体会一篇 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3:03:01

在缔造和建设新中国的宏伟大业中,毛泽东的经历,可谓刀光剑影,磨难重重。然而每逢身处逆境时,他始终表现出一种冲锋不息,战斗不止的坚毅精神和豁达乐观的情怀。毛泽东曾云:“诗言志”。透过其诗词的字里行间,可以深深感受到这一点。难怪乎美国著名学者称毛为“巨人中的巨人”。
  如在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之后,中共五大召开,毛泽东以一个中央委员的身份提出建立苏维埃政权等建议,遭到时任党中央书记陈独秀的否决,同时还将他排斥于大会领导之外,34岁的毛泽东登上黄鹤楼,有所感触地写道: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本词寓情于景,既形象再现当时深沉的景致,又抒发愤激的心情和对革命前途的担心;既暗示一定会雨过天晴,也流露出一种乐观心境。
  如果说这一次对于人微言轻的毛泽东是一次挫折的话,那么两年之后被剥夺兵权则是一次严重的打击,1929年7月,在红四军的党代会上,毛泽东由于不同意实际上是军事冒险的中央指示,被调离领导岗位,做地方政府工作,他病倒了。时值重阳节,他面对眼前的景色,随口吟道: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通过重阳节自然景色的描写,歌颂革命根据地充满生机,充满欢乐,充满希望。他完全忘却了自己所受的打击,精神振奋,激情豪迈,一个人应象“秋风”一样,战胜困难,对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希望。

  四年之后,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他头上,1933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毛泽东由于坚持正确的主张受到留党察看的处分。对于了解中国革命的特征,又深谙哲学思想的毛泽东来说,一方面,他为中国革命的前途安危而焦虑;另一方面,他更坚信,真理在自己这边。他信步登上会昌山写道: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