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中印战争,我们为什么只攻不守?胜了还要后撤?又让印度重新占领藏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06:55:50

我们本来攻了也打赢了,并且夺回了那块9万平方公里大的争议土地,只不过后来突然撤军,结果反而比原先的争议界限麦克马洪线还要往北20公里。。。结果印度就官方声明将其纳入版图,并建立了阿邦区,迁入了上百万的移民。。。

至于中国在打胜的情况下,也不同印度谈条件,就直接撤军,推测理由如下:
1, 补给问题。因为当时的补给要靠牦牛从西藏往这边运,我们的设备太落后,所以不能进行持久战,风险太大。

2,当时中国刚刚度过3年困难时期,国力空虚,而在1962年中印战争期间,美苏及其集团都公开站在印度一方反对中国,如果战争长期化,在美苏集团的支持下,中国很难在中印边境地区维持长期的战争,而且可能面临来自苏联的侵犯(当时苏联就重兵压境使人不得不防)。因此通过主动后撤,不仅使印度失去了继续战争的借口,而且也让苏美集团无话可说,避免了陷入被动的局面。同时,中国当时正在全力以赴研制核武器,在这一过程中美苏都在威胁要对中国“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息事宁人,有助于核计划在较小的风险下顺利完成。

是这样的,当时的后勤补给全是靠藏民和牦牛,所以非常费劲……
最后战利品不是也没有拉回去全还了么,就是这个原因。官方说法。

只攻不守是因为我们两个军牵制着印军主力。
打完撤了是因为那里生态环境不好,不适宜驻军。而且那个时候那里是无人区。
后来中印两方军队再也没有进入藏南那块大约九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可是后来印度政府发动大规模的移民,很多印度人在那里定居,而中国人没有人去移民,所以几十年后那块土地被印度人占了。
所以,要注意,那块土地并不是被印度占了,那里还是领土争议地区。只是因为那里住的都是印度人,没有中国人,所以看起来是好像被印度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