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5:16:26
藩镇割据是主因吗?
我想知道的是最主要的原因!!

唐灭亡的主要原因:

1政治上,统治思想僵化,统治后期宦官专权

2经济上,唐玄宗时期均田制瓦解,封建统治基础受到影响

3军事上,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军事力量受到极大的削弱,取而代之的是藩镇军事(唐朝后期全国总兵力57万,其中49万被藩镇将领掌握)

4民族关系上,由于唐朝的衰弱周边民族借机侵扰,严重危害了唐朝的统治

5农民起义的打击,875年黄巢起义沉重打击了风雨飘摇的末唐

6唐朝末期,皇帝幼年即位无力掌控朝政,亲政之后受宦官遥控

灭亡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a)宦官专权
本来唐初有宦官不登三品的规定,但是唐玄宗后期渐趋荒淫腐朽,此制被打破,宦官逐步参政。宦官高力士已是官高位显,之后的李辅国因拥立有功,参与机要,统领禁军,任免宰相,权倾朝野。再后来,宦官的权力愈来愈大,甚至国策的制定、朝臣、节度使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他们把持。唐后期共有八个皇帝由宦官拥立,两个皇帝(宪宗和敬宗)被宦官害死。唐朝的宦官专权为中国历史上之最,远甚于东汉与明。
宦官专权加重百姓负担,压制开明士大夫参与政事,造成严重政治腐败。宦官与皇帝、朝臣持续不断的斗争削弱了唐中央统治阶级的力量。宦官对军权的把持大大削弱了唐中央的军事力量。
b)朋党之争
朋党之争是唐朝后期中央政权中出现的延续四十多年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倾轧。朋党的划分,与人的思想、地位、学识、性格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朋党中的成员之间多是亲属、师生、朋友的关系。这样造成后果就是,各个朋党在相争之时,不会考虑对方在所讨论的事情、所提出的观点或解决的方法是否正确。而是一味的否定对方,肯定己方,不辨是非,不讲原则。唐代最著名的朋党之争就是“牛李党争”,是代表士族利益的李德裕和以进士门第出身的牛僧孺为代表的两大统治集团的相互斗争。“李党”主张“朝廷显贵须是公卿子弟”,其理由是自幼漂染,“不教而自成”。“牛党”多由进士登第,则反对公卿子弟垄断仕途。当时朝廷宦官擅权,两党争相攀附权阉,以为援助,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
这场党争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使本已不和谐的政治局面,更平添了几分混乱。旷日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