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的十八反十九畏有没有科学道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4:43:16
有这方面资料吗?

延随古代的东西很多都是我们的老祖宗实践体会所得出的结论,很多都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在现代药理学研究和临床上,我们又发现很多并不是像古人说的那样。如十九畏认为五灵脂和人参为配伍禁忌,但现代研究并非如此,1977年药典也取消了这一说法

在宋代时期,古人就把重要的配伍禁忌药物具体加以总结,即“十八反”,“十九畏”。全文如下: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莞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十九畏: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1〕 。首“十八反十九畏”歌诀是古人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的其性味功能的相反畏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在用药上的安全,在中医界早已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也一直被数中医药工作者当作临床使用禁忌。但由于对其还待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因此,古往今来,众说纷纭。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析。

1 反药畏药不一定都反都畏

就拿甘草所反之药来说,据文献记载,甘草与大戟、莞花、甘遂三药共浸组的毒性较分浸组的毒性显著增高,从而抑制三者的利尿、泻下作用。但笔者认为,甘草乃调和诸药,清热解毒之品,对于一些有拮抗作用的中药合用,便能调和。

2 不存在配伍,便无所谓反、畏

“十八反十九畏”中的一些药本风马牛不相及,因而不存在配伍的问题。如藜芦乃催吐之品,与补气之人参,和血之丹参,养阴润燥之沙参、玄参,以及解表之细辛,和阴之芍药;大辛大热之乌头,与润肺止咳祛痰的贝母、瓜蒌,以及清热解毒、止血的白蔹、白芨等。凡通晓中医药的理、法、方、药,便不会将不相干的反、畏之药配伍使用。

3 合用单用皆“反”皆“畏”之品

有些中药本身就有剧毒,合用单用均有反、畏的后果。如砒霜、水银、硫黄因系含砷、汞的矿物品,具有很强的腐蚀、烧灼性,如果内服,会突发急性胃肠炎、咽部烧灼,甚至还会导致胃大出血等中毒症状 〔2〕 。

4 从古至今,有大量利用相反配伍而奏奇效的例子

“十八反十九畏”诸药,有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