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的分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1:29:55
请问有人知道镇痛药是怎么分类分为哪几类吗?谢谢帮忙了

您好   大多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及其人工合成品(如哌替啶、镇痛新等),能缓解骨折、烧伤等锐痛(是与解热镇痛药区别之处),长期连续应用,多有成瘾性,故应避免长期使用。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中毒时,可因呼吸抑制而导致死亡。很多镇痛药如哌替啶、镇痛新、强痛定等均属管理药品,一般不轻易使用。   ①强痛定(AP-237)。镇痛效能为吗啡的1/3,是一种速效镇痛剂,对皮肤、粘膜及运动器官的作用较明显,常用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炎性痛、外伤性疼痛、关节痛、痛经及癌性痛等。成人可口服或肌注。偶有头晕、恶心、困倦等反应,停药后即消失。久用可成瘾。制剂有片剂和针剂。   ②奈福泮(平痛新)。新型镇痛药,既不是非甾体抗炎药,也不属阿片类,对中、重度疼痛有效。肌注20毫克,相当于吗啡10~12毫克的作用,对呼吸、循环均无影响。15~30分钟显效,作用可维持4~8小时,经肝代谢,无耐受性和成瘾性。临床用于术后止痛、癌性疼痛、急性外伤痛、输尿管结石、急性胃炎、胆道蛔虫等内脏平滑肌绞痛等,亦可为麻醉的辅助用药。用法:口服或肌注。有困倦、恶心、口干、出汗及头晕、头痛等反应,持续时间不长,过量时出现兴奋,可用安定解除;心脑血管病、心肌梗塞或惊厥者禁用,严重肝、肾不良者慎用。制剂有片剂和针剂。   ③哌替啶(杜冷丁)。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10,持续时间可达2~4小时,增加胆道、支气管平滑肌张力的作用较弱,能使总胆管括约肌痉挛,对呼吸有抑制作用。常用于各种剧烈疼痛,如手术后、烧伤、烫伤及骨折等尖锐疼痛,也可用于心源性哮喘、麻醉前给药,与阿托品合用于胆、肾等内脏绞痛,与氯丙嗪、异丙嗪合用于人工冬眠疗法(静滴)。用法:肌肉注射,两次用药时间至少间隔4小时。注意:连续数次应用即可成瘾。不良反应:头晕、头痛、出汗、口干、恶心、呕吐等。过量则引起瞳孔散大、血压下降、心动过速、呼吸抑制、昏迷等。对局部有刺激,故不宜皮下注射。小儿慎用,1岁以下小儿禁用。不宜与异丙嗪多次合用,以免加重呼吸抑制或引起休克。制剂:针剂。   镇痛药   疼痛是多种疾病的症状,它使患者感受痛苦,尤其是剧痛,还可能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休克。因此,适当地应用药物缓解疼痛,防止可能产生的生理功能紊乱是很必要的。但疼痛发生的原因不同,应区别不同情况选用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另外,疼痛的性质与部位往往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