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如何理解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5:28:06
不要长篇大论的复制粘贴!
当作论述题,字数在300字之内,尽可能精简。
老师说从以下几点出发:
1.国内国外的形式环境
2.为何要改革开放?为何没有现成的模式?
3.如何处理好改革开放
等等,可以补充~~~~
我实在不知道怎么概括,希望高手能够帮帮忙,谢谢啦。急死我啦~~~

1。当时国内刚刚经历了10年文革,百废待兴,国家生产总量以及GDP都已经低到了不能再低的程度,甚至不比旧社会好到哪里去。更重要的问题是,计划经济已经无法满足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
而当时国外则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几个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如西德和日本的发展速度最快。
当时邓小平推行改革开放是有很多阻力和压力的,最主要的是,改革开放,意味着推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有悖于我们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很多高层领导都反对推广资本主义制度。所以才有了4个经济特区,为的就是做实验田。而之所以放在南部,一方面中国的沿海经济本身就比内陆经济发达,占有地利,另外一方面是临近香港,当时香港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唯一对外渠道。而那个时候,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从广东省偷渡到香港,只是一个香江隔开,两面的世界犹如天堂地域之分,一边普通工人月收入仅仅才30多,到另外一边一个月就是300多,甚至更高。这样的差距也是当时推行经济特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当时就是不理解,为何制度的差距能造成如此大的财富差距,要怎么做才能不让国人拼死跑去香港。。。

至于现成的模式,有啊,就是市场经济制度,当然不是完全照搬,这就是所谓的特色,但是基本上来说,是参考了当时几个经济强国的市场制度。。也有参考香港的成功模式等。后来这些制度让经济特区的发展一下子领先于全国各地n倍,最后带动了全国的改革开放。

3.不明白你的问题,或者说这不是你我该考虑的。。。因为我们的改革开放,也就是市场经济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推行的,本身就没有前例,而且也有诸多限制,不是说看谁成功就该如何运作,因为国情不同。

补充:改革开放在当时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为文革结束后,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了10年,但是周边世界的变化确实越来越大,随着信息交流的便利,当时很多沿海城市的居民都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这和文革期间普遍被洗脑除了高喊口号说什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资本主义是完全两种局面。。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差别,才让我们的领导人对现状产生了疑问,进行了思考,后来才有的改革开放。后来随着原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苏联的解体,证明了计划经济的彻底失败,也推动了我们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