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欧洲的封建不同于亚洲的封建制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5:04:07
谁了解欧洲封建社会的制度?他们的封建国家机器是怎样运作的?他们的封建社会不同于我们中国的地方是哪些?

“封建”一词的原意是指一种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并不是以生产所有制区别的。而我国现在的官方观点却将“封建”的标准定义为“地主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形态,因此就造成了定义上的歧义。

“封建”按照其核心含义来说,应该指“分封制度”,贵族或诸侯与君主共同组合成一个国家体系,这就是封建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的封建社会应该始于商朝或西周,终止于秦朝。在西汉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因为这段历史中,存在地方贵族领地与中央君主权力的矛盾。地方贵族也就是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拥有极大的权力,形同独立王国。它们与中央君主组成一个联合体的国家。这和中国古代长期的中央集权国家是有根本区别的。

但是既然现在的官方观点将中国从秦到清的两千多年历史也归结为封建社会,那么姑且将它和西方的封建社会做个对比吧。

第一,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同。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吏由皇帝任免,不世袭,地方军队也由中央控制,地方官无法私自招募、调动军队。而西方的贵族诸侯在自己领地拥有行政、财政、军事等所有权力。可以招募私军,爵位也是世袭继承,可以自行指定继承人。除了要承担对中央的纳税等有限的义务以外,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力。

第二,贵族的地位不同。

中国封建社会的贵族领地很小甚至完全没有领地,往往集中在中央,享受尊荣和富贵,却大部分时候无法对政治产生太大影响。某些特殊时期出现过“七国之乱”之类的地方贵族对中央王朝的叛乱也很快被平定。所以中国的皇帝绝大多数时候都保持了对贵族的绝对优势。可以说,贵族是依附于君主而存在,中央政权灭亡了,前朝的贵族往往就烟消云散了。

但西方不同,西方封建国家的君主和贵族之间是一种休戚与共的关系,君主是贵族的代表,必须维护整个贵族阶层的利益。君主对贵族缺乏绝对的控制力。在贵族的领地,君主的命令和法律往往无法直接起效,而要经过贵族的认可才行。因为君主是依靠贵族而存在,如果君主无法维护贵族利益,他的地位就非常危险。甚至会被贵族联合起来推翻。

第三:君主的产生和继承不同。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王朝的更迭不是以血统来决定的,而是武力。改朝换代都是某个杰出的英雄造反推翻前朝建立新朝。然后君主的继承往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