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问题,求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12:41:59
比如:先生A到某地旅游,看到了很多好看的风景,心情非常好!

回到公司后,一直向先生B谈论自己的这次旅游的主观感受,并用形象的,

生动的语言,描述此过程的快乐,内心的满足.

可是先生B的反应不大,出于礼貌,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但是表情上

就看的出来,先生B对此不是很感兴趣.

当A先生说完后,先生B表情一般,并没有像先生希望的那样兴奋与快乐.

A先生觉得先生B根本就没有把他的话放在心理,心中的愉快,立即烟消云散.

最后,两人以一些礼貌的托词离开。

下班后,A先生觉得太没意思了,没人愿意与自己分担自己的快乐。

我的问题是:1,在交往中,当发现聆听者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时,是不是要马上刹车?

2,我觉得有时也不能怪别人,可能是人家真的不感兴趣,毕竟人家没有和你一起去旅游,不可能和你有相似的感受,所以他听起来觉得不怎么样?

3,请高人分析一下这个问题?最好结合你们生活中的实例,谢谢!

1.是应马上刹车的
2.即使是一起旅游的,所获得的感受心情也未必是一样的
每人的兴趣、心境取向是不一样的
3.如果总是以你自身为话题,那么可能不能博得大众的喜欢,任何一人总是喜欢谈论自己的,可我们往往不能自控的,总以自己为中心的。
生活中,肯定会碰到类似的事情的,若不想弄得你上述不开心的状况,就应马上停止你的话题,自圆其场,谈论下他人感兴趣的内容。
(虽然你很想与他人分享你的心情,可人家不在意,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呢?即使说了,人家也不关心啊。)

也知道理论的,在实际生活中,我也很难控制自己的,嘿嘿~~~~只能勉力自己加油啊!!

本来就是这样,每个人感兴趣的东西都不一样,也许别人正有事呢,甚至是烦心的事,你和别人唠叨自己的开心事,别人不烦就是好事了,
谈话当然要顾及别人的感受,要讲场合

这个应该有很多种情况的

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强加给别人,只有心理咨询师才能和先生A产生共情,不过这种情况也是为了咨询需要。但是如果只是朋友,普通的朋友,可能你在跟他说开心的事时,他正遇到烦心事,当然出于礼貌性,只能是表面上的应付式回应了。

2楼可以.

1、不一定,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决定;
2、确实,每个人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无须强求,也或许人家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正心烦呢!
3、有多种情况:1、有人会认为此人正在炫耀着自己的荣誉,对此很厌烦;2、有人会认为此人说的事很无聊,不感兴趣;3、有人本身就讨厌此人,但又不想伤害他,所以听他讲话,感到很讨厌,甚至憎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