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育专家指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4 00:52:01
今天中午,孩子放学回家,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给爸爸讲,只是很平静。

我注意到孩子的右眼下睑下1cm处有一伤破点,问是怎么回事?只是说不知道,我也没太在意,奶奶问也没给说。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我上网时,孩子趴在我身边,一转身,又看到伤处,我就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最后告诉爸爸说是语文老师今天上午第二节课上课时用语文书砸的,问为什么砸你?说是老师提问“海”字的第三笔是什么时没回答上来,老师就拿起他的书砸在了他的脸上。问孩子现在知道不?孩子说不知道。于是,赶忙上网查看“海”字的笔顺,给孩子补上!
现在心情没有当时那么烦了!我真心希望天下教师不要被功利所惑!你要爱的爱人,你会去选择打他吗?你自己的孩子,你会选择去打他吗?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你应该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
应该树立一种意识:你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自己的孩子不会,你肯定是慢慢教的。
每次想要去打他们的时候不妨把要打的对象想像成你身边曾经最可关心的人,他是个很需要你关心的弱者。慢慢来,刚开始都是这样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件急不得的事。

这什么老师啊.有没有师德了...怎么能这样呢.
不是每个人生来都会写字的好不好,要是会写字的话,要老师干什么?
老师是来教学生的,不是打学生的!他凭什么?

老师打学生是一个老话题,作为教师来说也不是一个光荣的话题。我是一名深受九十年代追求效率影响的教师,在做学生时时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自己的老师打学生;在自己做老师时也能看到或者听到自己的同事打学生。当然,随着师德教育的加强,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强烈抗议,现在老师打学生的例子要少很多。我承认我也曾打过自己的学生,现在想想真的后悔莫及。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老师打学生的几种心理:

第一种是:老师希望通过“一巴掌定威信”

学生顽皮是天性,不听话是经常的事。为了能顺利地进行教学活动,很多新老师都希望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建立威信,往往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巴掌定威信”,如果出现比较顽皮或故意顶撞之类的,往往会成为老师手下的牺牲品。但是,这种粗暴、简单的行为不一定能取得老师预期的效果,甚至会出现反作用。

第二种是:老师的自尊心“伤害不得”

这个年代的师生关系特别微妙。一个是老师的主体意识增强;另一个是学生对老师的综合素质(或者说期望)要求过高。因此会导致学生伤害老师的频率增高,特别在农村的中小学这种情况特别严重。比如给老师起外号,在老师面前说蠢话,故意顶撞等等,很多新老师初次接触这样的学生,或者是经过几次的积累,或者老师实在是“忍无可忍”,一气之下不打才怪呢。但是,这样的简单粗暴行为只能够使本来就不理想的师生关系更加恶化。

第三种是:老师的无意识的“情绪发泄”

现在做老师难啊。因为在老师的头上有很多大山:学生的,家长的,学校的;既要生活工作又要学习本领;本来工资不多又要扣这扣那;工资低了地位也低。特别在农村的中小学,老师的状态普遍不理想,这里的老师往往要承受很多很大的压力。有时因为受到某件事的打击,情绪的非常不佳,刚好遇到学生的挑逗,只要一不冷静,也就可能出手。不过这样的行为过后,大多数的老师都会后悔。

第四种是:老师不自觉的“行为习惯”

通过第一次打学生、第二次打学生……的初期的心理发展,在没有很好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