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单介绍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各主要从事的工作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02:56:20

钱伟长与“自动化”
  钱伟长,1943-1946年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研究所,师从冯·卡门教授。1946年5月回国,任教于清华大学,1949年以后历任清华副教务长、副校长。钱伟长在社会活动中也表现十分活跃,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同年中国科学院组建力学研究所时出任副所长。因为他视野宽,水平高,谈锋健,心肠热,因此求计问策者伙矣!1956年,国务院组织科学家制订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在科学规划委员会之下设有一个“综合组”,相当于“参谋部”,钱伟长即是综合组中的一名主要成员。
  在科学规划最后确定的57项重要任务中,最为重要的有6项,它们是:第36项“原子能的和平利用”,第37项“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第38项“无线电电子学的研究和新的应用”,第39项“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第40项“半导体技术的建立”,和第41项“计算技术的建立”。当时,前两项主归军事部门,属严格保密范围,余下者称为“四大紧急措施”,由中国科学院操刀。按编制规划的要求,必须写出任务说明书,这四项说明书的分工,是由华罗庚主笔“计算技术”,罗沛霖主笔“电子学”,黄昆主笔“半导体”,钱伟长则主笔“自动化”一项。随后,钱伟长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和远距离操纵研究所筹委会主任委员,另外又负责筹建全国的自动化学会。
  在1956年度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评选中,钱伟长以“圆薄板大挠度问题”的研究获得了二等奖。
  钱三强与原子弹
  十二年规划所立项目中最最重要的两项,一是以“原子能”为名的研制“原子弹”,一是以“喷气技术”为名的研制“导弹”。科学家中,钱三强是研制原子弹的领军人物,钱学森是研制导弹的领军人物。周恩来曾经说过:看来中国的导弹和原子弹,都离不开“钱”啊。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两弹”元勋是“两钱
  钱学森与导弹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入加州理工学院,师从国际空气动力学大师冯·卡门教授,在壳体稳定性研究方面,与冯·卡门共同提出了球壳与圆柱壳的新的非线性失稳理论,成为上世纪40-60年代飞行器设计的重要依据。他在火箭与喷气推进方面的开创性研究,为美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正因为如此,与新中国为敌的美国政府,在钱学森1950年要求回国时拘押了他。他在失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