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式碳酸铜受热后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20:17:44
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节内容时,黄老师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加热碱式碳酸铜粉末的实验,在实验中,老师发现原来绿色的粉末状物质逐渐变成了黑色(黄老师告诉同学们黑色物质是氧化铜);乙同学看到试管的壁上出现了水珠;而丙同学看到烧杯中的导管口冒出大量气泡,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根据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碱式碳酸铜受热后分解成了水,小明认为这一推理不严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老师认为小明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实验前对某变量加以控制,他的做法是()
(3)、根据丙同学的观察现象,你认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4)、黄老师调整了实验方案后,三位同学依然看到同样的实验现象,由此,你可以推断出碱式碳酸铜中至少含有()元素组成。一句是()
最后一句写错了,是“依据是()”

  •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加热生成:H2O+2CuO+CO2↑.

  • 碱式碳酸铜,呈孔雀绿颜色,所以又叫孔雀石,是一种名贵的矿物宝石。它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物质反应产生的物质,又称铜绿,颜色翠绿。在空气中加热会分解为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溶于酸并生成相应的铜盐。在自然界中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

(1) 理由是碱式碳酸铜有可能受潮,也会有水分出来
(2) 将碱式碳酸铜烘干
(3) 碱式碳酸铜受热产生了CO2
(4)4种元素 因为它受热产生了co2,cuo,h2o 3种物质 里面包括4种元素

还有co2 cu2(oh)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