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看到一些网友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很是倒胃,这就是全球化的结果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8:37:23
我所认为的全球化最终结果,应该是全球真正达到类似欧盟这样的紧密关系,进而达到由一个管理机构来统一管理,当然以目前人类的一句流行话来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估计要达到这一步,没个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是不可能的了。经常看到这句话,让我感到我国要成为一个拜金社会,人和人之间只有利益,太让人觉得恶心,没有希望可言........

欧盟的实质是相互牵制,让谁都无法侵略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似乎真的是“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但这是否意味着,国家(以及个人)就理应唯利是图呢?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是英国首相帕默斯顿(巴麦尊)的名言。就是他发动了鸦片战争,一个东方国家从此陷入灾难。同时他也是英国殖民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之一。至今这句话依旧铭刻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这种思维逻辑也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先利益后友情”甚至唯利是图的思想也似乎成为了一种真理。岁月蹉跎,时光飞逝,当这句名言再次浮现在我眼帘的时候,我觉得它是那么丑恶。同时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用于政治尚且令人反感,除此之外我想应该将它这样表达“没有永恒的利益”,“只有永恒的朋友”。

如今,在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朋友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拥有诸多的朋友应该是件很有体面和荣耀的事情。特别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创业族和商业人士,交友就是给自己铺路。那么值得一提的是要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和态度交友,怎样给这段友情定位,怎样跟即将成为朋友或已经成为朋友建立更好更坚固的友情,怎样维护和处理好利益与友情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相当关键也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究。

纵观千古,我们在任何时候都离不开朋友,过去、现在、将来或是永远。即使从古至今以远亲不如近邻为典型代表到无友寸步难行的交友观念,无不体现了结交朋友建立友情的重要性。但不得不提醒的是在当今不断前进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必须要从传统的感性交友逐渐升华至理性交友的意识形态。

所以我个人认为永恒的利益是建立在永恒朋友的基础之上,利与友之间,,利始终放在友之后,为利交友,先利后友最后还是得不到利却损了友。

俗话说:友不贵多,得一人,可胜百人。友不论久,得一日,可喻千古。友不择时,得一缘,可益一世。只要我们用一颗真心,一种积极,感恩和互信互助的态度去对待友情,这样才能体现出其中的价值。同时处理好利益与友情之间的关系,这时利益对于友情来说那就像是二者得共同财产,正如好利来与维益得超友谊关系。相反处理不当得友情也就会象达能和某些商人一样为利争斗个“鱼伤网破”。

假如说“百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共枕眠”的话,那么能够成为朋友少说也要几千年得修行啦!所以说千金易得,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