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蒲松龄,知道者请进,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2:42:04
《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酒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析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竟相舌语,并忘其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这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1.《地震》一文中与“众骇异”呼应的一句话是( )。
2.《地震》一文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继续这次地震的?( )。
3.从文中看出,地震发生是自然界有哪些变化?( )。
4.在《聊斋志异》第四卷中,蒲松龄还记载了1685年的一次地震,全文如下:“康熙二十四年,平阳地震,人民死者十有七八。城郭尽墟,仅存一屋,则孝子家也。茫茫大劫中,惟孝嗣无恙,谁谓天公五皂白耶?” 这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随便回答多少,谢谢啦!!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地面非常剧烈地震动。我恰好到稷下做客,当时刚好正在和我的表兄李笃点着蜡烛喝酒。忽然听见有像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传来,向西北方而去。大家都很惊诧而且觉得很怪异,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当时茶几、桌子等家具都颠簸摇晃,酒杯也倒了,屋子的梁柱都发出折断的声音.我们互相看着都大惊失色.过了好一会才知道是地震了,都各自很快的去到外面.看见楼房屋舍一会低下去一会又起来,围墙倾倒房屋垮塌的声音和小孩子,女人哀号的声音,吵得很厉害,像沸腾了一样.人发昏眩晕不能站立,只能坐在地上随着地面转动翻腾.河水翻起一丈多的浪打到外面来,整座城都是鸡和狗的叫声.过了一个时辰多,才开始稍稍安定一些.看街上,男人和女人裸着身体聚在一起互相谈论(这件事情),忘记了自己没有穿衣服.后来听说有个地方井塌了不能打水,还有一家的房子的西方和北方居然换了位置,栖霞山裂开了,沂水河塌陷出一个大的洞穴,有好几亩宽.这真的是非常奇异的变化.
有同地方的人的老婆晚上起来上厕所,回去的时候发现狼把她的孩子叼走了.这个女人急忙上前与狼争夺,狼稍稍一松嘴,妇人就把小孩夺出来了,抱在怀中,但是狼蹲在那里不肯离去.夫人大声的号叫,邻居们都跑着聚集过来,狼才离去.妇人安定下受惊的心情心中感到很幸运,指天划地得叙述狼把他孩子叼走时的情况和自己争夺孩子的情况.很久,忽然发现自己身上什么都没有穿,于是跑走了.这应该和地震的时候男人和女人都忘记(自己没有穿衣服)了是一样的情状.人在惊惶的时候的束手无策,是多么的可笑啊!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发生了大地震。我当时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烛下对饮,忽然听见有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传来,向西北方向传去,众人十分惊异,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久桌子摇晃,酒杯倾倒,房梁柱子发出断裂声。大家相互看着,脸色大变。过了好久,才明白过来是地震了,纷纷狂奔出门。只见外面高楼平房倒而复起,墙倒屋塌之声和小儿啼哭、妇人哀号之声交织一起,像开了锅的沸水一样喧闹。人们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仆坐在地上,随着地面的颠簸而翻滚。河水泼起一丈多高,鸡鸣狗叫之声遍布全城。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下来。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光着身子聚在一起,说不出话来,都忘了自己没穿衣服。后来听说某个地方的井被震得倾斜,不能打水;某家的楼台整个变了个方向;栖霞山裂开了;沂水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