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的大气压比标准大气压低还是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7:58:38

大气压的变化跟高度有关。大气压是由大气层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层就越薄,那里的大气压就应该越小。不过,由于跟大气层受到的重力有关的空气密度随高度变化不均匀,因此大气压随高度减小也是不均匀的。
大气压的变化还跟天气有关。在不同时间,同一地方的大气压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知道,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当空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时,空气密度要变小,大气压也随着降低。一般说来,阴雨天的大气压比晴天小,晴天发现大气压突然降低是将下雨的先兆;而连续下了几天雨发现大气压变大,可以预计即将转晴。另外,大气压的变化跟温度也有关系。因气温升高时空气密度变小,所以气温高时大气压比气温低时要小些
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比较大气压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对大气压规定了一个“标准”: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当温度为0℃时,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既然是“标准”,在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时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确性。从有关资料上查得:0℃时水银的密度为13.595×103千克/米3,纬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为9.80672牛/千克。于是可得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
p水银=ρ水银gh
=13.595×10^3千克/立方米×9.80672牛/千克×0.76米
=1.01325×10^5帕。
这就是1标准大气压的值,记为1atm。
在最近的科学工作中,为方便起见,有另外将1标准大气压定义为100kPa的,记为1bar。故现在提到标准大气压,也可以指100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