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盟有哪些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4:13:55
。。
我需要的是具体的人。。这些材料我都能找到。。

1986年出现于上海的“北河盟”摄影群体,从一开始就较为自觉地以都市作为自己的摄影题材,这其中尤其以尤泽宏、王耀东、毛一青、顾铮等人的影像中的都市性取向最为明显。他们公开宣布要以摄影的方式与都市对人的异化作一番抗争。1980年代后期,陆元敏也在“北河盟”群体的影响下,开始倾全力营造自己诡秘的都市影像世界。而在天津,莫毅也正在以其独特的“反摄影”方式在天津街头展开了有点悲壮的个人探索。他的自拍像系列更多地关涉到了一个孤独的个人在都市中的存在与价值这个事关人类的根本问题。这些摄影家的摄影探索,都将都市作为一种反射个人感受的镜子,通过个人与都市的对峙与对话来表达对于都市的个人评价。而对于都市社会的现实生活层面的记录,则还没有成为他们的摄影议题。显然,这与城市化进程本身还没有充分展开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进入1990年代,中国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以异常的速度迅速展开。在各种社会问题开始表面化、尖锐化的同时,摄影,也开始在见证这个维度上以它所特有的方式来关注、见证城市化进程。

在1990年代前期,北京的徐勇与上海的陆元敏分别以各自的方式对于即将或者已经到来的都市化大潮作出了自己的回答。徐勇似乎预感到了古城北京将要面临的巨大的拆建狂潮。他将镜头对准了传统建筑的北京胡同,以平静的视线与稳定的画面呈现了处于拆建“暴风雨”前夜的胡同中的宁静,同时也为这个古老都市的建筑文化保存了一份历史文化文献。这些充满乡愁的画面成为了后来怀旧热的滥觞。陆元敏的《老洋房里的上海人》,则将一批面临巨大社会变动时仍然在按照自己惯有的生活逻辑生活着的市民群像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他的《苏州河》则将上海不同于外滩的“洋气”的暗部展示了出来,给了以怀半殖民地城市上海之旧为荣耀的上海人措手不及的一击。这两个摄影家的摄影实践的重要性在于,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拒绝或否定了关于都市的一厢情愿的浪漫的“现代”想象。
http://culture.163.com/partner/weekly/editor/031022/0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