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故事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2:19:46

哈达

乾隆有一次去“天然居”饭庄吃饭,自己吟出了一个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但直到他去世也未对出下联,后来才有人对上了“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1.巧对数字联。有人游览桂林独秀峰,在凉亭休息,指着这个六角亭对同伴出了个一联:“独角尖尖,四面八方六角”,其中有一游客对了下联:“两拳拱拱,五指二短三长”,对得也较工整自然。

2.触景生情,完成旧对。朱元璋当牧童时常到学堂去听课,特喜欢老师教学生对对子,时间久了,老师也喜欢上这个放牛郎。这老师临死前交了一幅上联给朱元璋说,这个上联我写了十多年了,下联还对不上了。你想想看能给我对上。这上联是:“三土考老者。”朱元璋好久也未对上。后来当上皇帝,后来在一次寿宴上见五个孩子都来拜寿,想起这五个皇子都喜爱弹奏,不禁触景生情,大呼妙妙妙,把老师交给的对联对上了:“五王弄琵琶。”真是妙哉。

3.临刑对。金圣叹曾向一老和尚借经批点,老和尚知他大学问就要难他,出了个上联:“半夜二更半”,不想竟难住了金圣叹。后来,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犯了死罪,在中秋临刑时突然想起下联是:“中秋八月中”对得妙极了,只可惜他再也不能为老和尚批点佛经了。

4.王羲之防盗联。某年大年夜,羲之写了幅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想刚贴出不久便被人揭走了,再写: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贴出后还是让人揭走了。羲之想了想,贴出了这样一幅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果然没有敢揭了,到春节黎明,羲之便续上,变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街邻见了,无不称妙。

5/姑嫂巧对。从前有姑嫂俩很爱斗联取乐。一天嫂子回娘家,小姑跟去玩。娘家姓杜,嫂子的有个妹妹叫豆豆,见来了客人,忙去妙蚕豆待客。这豆豆嘴馋,边炒边吃,小姑见了就笑对嫂子说道:“杜豆豆炒豆吃豆肚子装豆”,嫂子一听知道是小姑出对了,恰巧邻家的有个叫牛牛的小孩牵牛经过,便脱口对出:“刘牛牛牵牛骑牛坡上放牛”,真是对得工仗巧妙啊。

5.妙手添联。康有为50大寿时,保守浙派送了一副对联污辱他:“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众弟子大怒,要去撕联,梁启超急忙阻拦,他提笔在添上四个字使之成为:“国家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后,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