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与现代教育主张“张扬和尊重个性”有没有矛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1 16:10:16

没有矛盾,孔子的儒家理论是建立在礼教的基础上的,孔子教学也要注重因材施教,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符合礼教规定的,一定不要做。这与现代教育主张的张扬跟尊重个性其实是没有差别的,现代教育主张张扬跟尊重个性,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礼教”的基础上,即法律所规定的最低限度,比如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得侵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合法利益。”
孔子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建立在对整体礼教的遵从下,而现代教育主张的“张扬和尊重个性”,是针对个体发展。二者并无矛盾

不矛盾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可以理解为自尊自爱,且不侵犯他人隐私,正是尊重个性的体现
同样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可以理解为尊重自我人格
这与盲目不加收敛的张扬个性 并不矛盾,反而是一个完美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