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英代表蒋介石声称:“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土18行省的完整,则国民党可同意向日本......让出东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2:36:29
这个措施有什么特点?性质是什么?

这个措施在当时是有社会和历史原因的,

蒋的国民政府在当时只是表面上统一了中国,其实地方上还是军阀割据,

而且当时全国最大的军阀东北军阀正好是割据东北的,蒋国民政府的政令到了那里基本上就是一纸空文!

而且这里还注意一个当时的民族问题,自从孙中山先生反清后,关内的汉人对满人和蒙人一直是以外族来对待的,

"驱除鞑掳,恢复中华" 这是辛亥革命时喊得很响的一句口号。辛亥革命距离日本侵华,时间并不长,当时汉人对满清统治着的仇恨甚至超过对日本人的仇恨。

这也是伪满洲国能够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的一个原因。

再加上当时的日本虽然也成为了世界列强之一,但是国人心中依旧对日本这个弹丸小国很轻视,

而且国内军阀混战,革命起义频频爆发,

欧美列强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大肆掠夺国内的原材料劳动力,同时大量倾销商品掠夺财富,使得当时中国的经济几乎完全崩溃。

更何况日本已经实际控制了东北三省,所以以当时的情况分析,软弱的国民政府自然会出台这么一个举措,来暂时保住自己的江山。

其实卖国的罪名谁都不愿意背上,相信蒋当年也曾经希望中国能够富强起来,但是可惜他们想要依靠的不是自己的人民,而是帝国主义列强。。。。

无稽之谈。

杨天石(民国史学专家):蒋介石既有功,又有过,是一个既有大功又有大过的人。蒋介石有两大功。第一功是他在1926年到1928年这段期间,领导了两次北伐。

第一次是1926年7月到1927年的3月,蒋介石作为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率领在黄埔军校所训练出来的国民革命军,从广州誓师,8个月的时间里边打垮了两个军阀集团,一个是孙传芳,一个吴佩孚,收复了6个省,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福建。从1928年的4月到 1928年的6月,他又用不到三个月时间,打垮了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部队,而且在1928年的12月,用和平的方式争取张学良改变旗帜,归顺南京国民政府。辛亥革命以后,从1912年到1928年,这17年的时间中,统治中国的是北洋军阀。由于蒋介石领导的两次北伐战争,就推翻了北洋军阀长达17年的统治。所以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