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是全国有名的火炉。问坎儿井是如何减少水的蒸发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5:39:09
当地使用坎儿井,大大减少了输水过程的蒸发和参漏.坎儿井由明渠,暗渠,竖井组成.暗渠宽1.2米。

现在吐鲁番的坎儿井保护工程一直在做,大部分是在口上修台子,但是保护工程里基本上没用提到过如果减少蒸发量的~

因为水是在地下流动

新疆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0毫米左右,单靠这点降水量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解决水源问题,两千多年前,新疆当地的人们就把眼光投到天山的冰雪融水上,为了躲避烈日的烘烤,他们利用沙漠质地渗漏性强的特性,开挖暗渠,将地下水巧妙截流,为新疆绿洲农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这就是坎儿井的原理、构造、作用。

简单说坎儿井主要是由竖井、地下暗渠、地上明渠、涝坝组成的。其中暗渠工程最为艰巨,一般要在地下开凿几公里到几十公里。极为干旱的吐鲁番有着一千五百余条总长5000多公里号称地下万里长城的坎儿井

说起“坎儿井”。起初还以为是一个井,或是一个其他的什么风景,到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场误会,据说,这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我们看到的坎儿井是供游人参观的一部分。我们是从地面,沿着一个井口的台阶顺级而下的,就像我们在城里走楼梯的地下一层一样,到达地下后,发现这就像我们看到的电影《地道战》里的地道一样,也像我们城市留下的地下设施防空洞,高度有一人多高。只是这个地道的中间有一条渠水淙淙地向着一个方向流着,清清凉凉的,行人可以延着渠水的两边比较自如地行走,当然了,如果个子太高的话,只能走最中间部分,因为中间部分高,如果走两边低矮处,高个子就要弯下腰
坎儿井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巨大水利工程,由于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近千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在《史记》中称“井渠”,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的,是吐鲁番的生命之源,如今,它仍发挥着作用,浇灌着大片绿洲良田。

由于吐鲁番地区年蒸发量在3000毫米以上,而年降水只有16毫米,为防止天山融水从地面蒸发,古人把天山的雪水从地下引入绿洲。工程进行得异常艰辛,由于融雪冰冷刺骨,工人要跪在冰水中挖土,工人的寿命一般都不超过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