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我 断袖 龙阳 等此类的典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5:59:19
还有什么什么桃 和什么什么陵的 不记得名字了 这类的典故多多益善 不过要著名的 不要写的太长

1. 龙阳
  古代称男色为“龙阳”。龙阳君是战国时魏王的男宠,像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
  《战国策·魏策》中,“对曰:‘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
  魏王与龙阳君为同性恋者,同床共枕,甚为宠爱。一日,魏王与龙阳君同船钓鱼,龙阳君钓得十几条鱼,竟然涕下,魏王惊问其故,龙阳君谓初钓得一鱼甚喜,后钓得益大,便将小鱼丢弃。由此思己,四海之内,美人颇多,恐魏王爱其他美人,必将弃己,所以涕下。魏王为绝其忧,下令举国禁论美人,违禁者满门抄斩,以表其爱龙阳君。
  亦作”龙阳之兴“。
  2.余桃
  这在韩非子(280-233B.C.)的《说难篇》里和刘向的《说苑》里均有记载。《说难篇》里说:昔者弥子瑕有宠于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刖。弥子瑕母病,人闻有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忘其犯刖罪。异日,与君游于果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余桃。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

  这是把自己吃剩的桃子给别人吃的意思。弥子瑕是位风度翩翩的美少年,卫灵公非常宠爱他。有一次,弥于瑕在桃园游玩的时候,摘了一个熟透的桃子吃了。想不到这桃子美味异常,弥子瑕就把吃剩的一半留着,拿去献给灵公。卫灵公很高兴地对他说:“你一定是舍不得吃,特意把它留给我。”几年后,弥子瑕的容貌,不再像以前那般美好,灵公就渐渐疏远他。有一天,灵公突然想起弥子瑕赠送余桃的事,就大声骂道:“弥子瑕真是可恶极了,竟然把吃剩的桃子送给我吃。”

  同是弥子瑕所作的一件事,却随着卫灵公感情的变化,由喜爱转为憎恶;换言之,就是对弥子瑕的同一个行为,有正反两种对立的看法。因此,要说服君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君主对自己的感觉、看法;并且,要顾虑到君主会时常改变主意这一点。所以,韩非子引用了“余桃”这个典故作为例子,是最恰当不过了。
  3. 断袖
  “断袖”来源于西汉的董贤。西汉建平二年,有一天,汉哀帝下朝回宫,看到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