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阅读好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6:06:26
往往我看过一本小说之后如果让我向别人讲大概内容都讲不出来,怎样可以在阅读之后就了解这本书的精髓呢?

1.如果你能读一本史诗或小说,你就能读一篇抒情诗或短篇故事。如果你能读一本理论的书,一本历史、哲学论述或科学理论,你就可以读同一个领域中的一篇文章或摘要。

2.规则一,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只有当你在不同的书籍之间能找出区别,并且定出一些合理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分类时,这个规则才会更简单明白一些。

3.从一本书的书名中你能学到什么?许多人会忽略书名或序言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要将手边阅读的这本书做分类是毫无必要的。

4.实用性VS.理论性作品:要让知识变成实用,就要有操作的规则。我们一定要超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进而明白“如果我们想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利用它”。概括来说,这也就是知与行的区别。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或你认为应该做的事。

5.理论性作品的分类:照传统的分法,理论性的作品会被分类为历史、科学和哲学等等。

6.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教法,任何一个老师都知道这一点。因为课程与教法的不同,哲学老师会觉得以前没有被其他哲学老师教过的学生比较好教,而科学老师却会希望学生已经被其他科学老师有所训练过。

7.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

8.第二个规则是: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对于“整体内容”这件事,光是一个模糊的认知是不够的,你必须要确切清楚地了解才行。只有一个方法能知道你是否成功了。你必须能用几句话,告诉你自己,或别人,这整本书在说的是什么。(如果你要说的话太多,表示你还没有将整体的内容看清楚,而只是看到了多样的内容。)不要满足于“感觉上的整体”,自己却说不出口。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但是我说不出来。”应该是连自己也骗不过的。

9.第三个规则是: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它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这就像是一堆砖头,跟一栋由砖头建造起来的房子是有区别的。一本好书,就像一栋好房子,每个部分都要很有秩序地排列起来。每个重要部分都要有一定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