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枷锁》优美文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1:40:21
要优美而能说明人生哲理的文段

人生的枷锁究竟是什么?我像一个中学生一样,谨遵老师的教导,带着这个主要问题开始了阅读。

  是幼年丧失双亲?还是与生俱来的破足?生理上的残疾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带来的痛苦要远大于失去至亲至爱的人(似乎在菲利浦的一生中,他从未因为幼年的不幸而过于悲伤过)。由于破足,菲利浦度过的是一个不幸与自卑的童年,在与其他男孩的交往中,这一点尤为明显,谁忽视他的破足,他会感激不尽,而对于那些把目光集中在他生理残疾的人来说,他的反击就是优异的成绩。

  那么是对宗教,对信仰,由执著到怀疑再到放弃的过程。失去信仰,对于大多数人以为着一场人生的灾难,一个人失去了信仰,很难说他是否还有活下去的意义。然而菲利浦笃信上帝不疑的虔诚由于破足并未被上帝所医治,于是失去了对于上帝的信心,也放弃了大家为他所选择的牧师的职业。(这一点在菲利浦对于自己究竟是个理想还是现实主义的争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

  我把菲利浦在德国与法国学习的经历归结为重要的人生观形成时期。如果说在公学期间放弃对宗教的信仰和世人所认为的大好前程(拿奖学金进牛津作牧师)还是幼年的菲利浦由于对未来的迷茫所做出的谨小慎微的一次出格,那么在海德堡一年的生活与在巴黎学画中所领悟到生活的种种和所结识的各色朋友,可谓是他在生活中跨出下一步必不可少的一环。多少人,都曾在青春年少激情燃烧的时代因为懵懂无知而对艺术,文学抱有无限的向往和追求,期待人生就是有三五个soul mate 终日过着饮酒畅谈艺术,歌颂美好诗篇的神仙般的逍遥的日子。然而,真正体会过的人,才能意识到,像克朗肖,生活,无非就像那条波斯地毯一般,毫无意义。幸运获不幸,都不过充其量让这个毯子的花样更复杂罢了,但是毯子的制造工艺是一成不变的,并没有由于你而得到颠覆。任何人在织布工匠面前,都是一样的毯子。

  不过,关于毯子的重要意义,菲利浦并不是马上就体会到的。直至在苦涩的爱情和艰辛的生活重压下,他才真正体会到这一点。毋庸置疑,与米尔德丽德的这场颇为畸形的恋情是造成菲利浦生活悲剧的源头。为了这个女人,菲利浦完全失去了清醒的头脑,放弃了中产阶级的那份自命清高和不屑之情,甚至做出了成全他人,最后要为这个女招待放弃生命的念头,当这个女人再一次回到他的身边的时候,他自以为已经摆脱了对她的迷恋,可还是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