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上为什么所有的荣誉都要评给教育管理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21:07:07
多年来,我们一直评优树模选领导,职称评聘优先倾向于领导,什么先进教师、骨干教师、拔尖人才、标兵类等全都是领导占了名额。可实际上,领导(包括中层领导、组长级领导)政绩斐然吗?不见得,工作上挑挑捡捡,挑好班,带最少的课(除了校长以外都要代课),成绩下来一般化,管理工作无限扩大化(配备服务人员若干、补充管理人员若干,60多人有30名管理者),只动嘴安排安排,科学不科学合理不合理一概不管,怨天忧人(成天计算国家不给政策:工资要全额拨到学校供其自由发放,岗位要按其意图来确定,自己的商店要大发展八位领导有五家商店还有一家黑店,学生灶要无偿划归自己),自己成绩一直没上去过,教学水平一般化,整天训导别人这不行那不行,自己管理水平不知怎样,连最基本的报表不会填,材料不会写,每件事都要安排教师代劳,简单事情复杂化,复杂事情无期化。最后的考评无限倾向于自己,所有的利益均沾光,所有的荣誉全都要。

中国特色,将军的勋章,战士的白骨!

经济利益驱动使然。

何止是教育方面啊 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荣誉一定是要评给管理者的 因为他们是统帅全局的人 虽然大家眼里管理者什么都不干 可是大局可都在他们脑袋里。
但是目前社会的现实确实领导者的无能大过于他们的贡献 而他们却往往总能得到实际的利益 这个确实是需要反思的 这样长久下去的话只能是层层腐败 最后基层反抗 历史上的政权往往都是这样开始的
希望的是这些老残渣能早点被社会淘汰掉 然后换上新一代领导人 这样就会好很多的 面前年轻领导的增多正是证明了这一点

社会确实不公平,不过在这些方面有些事目前也是无法改变的,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所以它需要一个组织者,把教育形成一个有机体,这样一个有机体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的实际面。这个组织者是教育业跟外界接触的代表,所以自然而然的这个组织者就成了外界公认的教育界的领袖,也就…………然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