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围城中,校长发现了方鸿渐有本共产主义论,为什么他会停聘鸿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2:54:03
为什么看共产主义论就是心术不正?

党国的大学,视“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了。
这还有什么疑问吗?

有兴趣者可以看看下面这两段文摘
……
拉斯基的《共产主义论》,钱锺书还在清华读书的时候,黄肇年片断的译文就曾在《新月》杂志发表,当时钱锺书也是《新月》的作者,应当熟悉拉斯基的情况。拉斯基的《共产主义论》,最早由黄肇年译出,上海新月书店1930年出版,黄肇年在南开大学翻译此书时,曾得到萧公权、蒋廷黼的帮助,后来商务再版此书时改名为《共产主义的批评》,收在何炳松、刘秉麟主编的“社会科学小丛书”中,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本书。1961年商务又作为内部读物重译了本书,改名为《我所了解的共产主义》(齐力译)
了解拉斯基这本书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后,我们再来分析《围城》的这个细节。从钱锺书的叙述笔调判断,他对本书可能有自己的看法,多少带有否定的意味,他说这是一本“时髦书”,以此可以观察当时知识界的风气,陆子潇拿本书告密,说明当时大学中对“共产主义”的防范。高松年知道此事后的感觉是:“谁知道他思想有问题,下学期只能解聘。”拉斯基的《共产主义论》是一本学术著作,并非宣传品,但“Communism这几个字……触目惊心”,钱锺书在小说中描述这个细节,从侧面反映他的知识结构和对流行思想的感觉,这对我们研究钱锺书很有帮助。1935年,钱锺书曾写过一篇读《马克思传》的随笔,他评价本书:“妙在不是一本拍马的书,写他不通世故,善于得罪朋友,孩子气十足,绝不象我们想中的大胡子。又分析他思想包含英法德成份为多,绝无犹太臭味,极为新颖。”(《钱锺书集?人生边上的边上》第292页,三联书店,2006年)从各方面的细节判断,钱锺书对马克思、共产主义这一类思潮和人物有相当认识,至少他对“拍马的书”很不感兴趣。钱锺书对当时流行思潮保持警惕的习惯,可能影响了他一生的选择和判断,以此理解钱锺书的独立性格,应当是一个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