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 老出冷汗怎么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23:17:43
我爷爷(70)患有心脏病,是老毛病了每年秋冬交替时都会发病,最近经过治疗病情缓和但是每天下午四五点钟及早上起床时老出冷汗,医生说是心肌缺血引起的,但老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怎么才能不出冷汗呢?

心肌缺血者如何保健

  静息时心电图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示已有明显心肌缺血改变者,宜适当减轻工作,或选用硝酸酯制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调脂药等治疗。何主任指出,心肌缺血者平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保健:

  避免受寒、预防感染:秋冬时节,气候由凉渐寒,变化无常,是个容易得病的季节。心肌缺血者尤其需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因为受寒之后会导致血管痉挛,加重缺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感染之后引起心肌炎或有心肌炎病史者再度感染,也会再次损伤心肌,加重心肌缺血。

  忌饮食过饱:饮食过饱会使血液大量集中于胃肠道,导致供给心脏的血液减少,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以,心肌缺血者饮食切忌过饱,以免发生危险事件。

  适当运动:有明显心肌缺血改变者,应适当减轻工作,减少运动,避免过劳。衡量运动量是否合适的标准为,运动后休息10分钟,若心率能恢复正常,则为可承受的运动量;若心率不能恢复,则应适当减少运动量。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平时可服用丹参、银杏叶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的中药预防。

  需要提醒的是,一旦出现胸闷伴有压迫感或窒息感、心跳加速、手心背心出冷汗,就要及时去医院救治。

有必要查清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

然后用药才可能对症,效果才会好。

我在1998年治疗一冠心病患者,发作时,大汗淋漓,每小时上厕所30多次,每次发作约经过三四小时,非常难受,经过治疗已经十年不发作了,但作为预防,每年吃药三个月(十一、十二、一月)。身体健康,能够正常工作生活。

请查血糖,血脂,血压.

老年人易患有冠心病,建议去医院检查,克服心理障碍做冠脉造影手术检查,可以比较准确的判断心脏血管的情况,有问题可以提早发现,这个手术风险极小。病人不要太紧张,否则还是别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