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用借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多点句子,初中水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5:19:58
用借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写多点句子,最好写出类型。根据不同的类型写出例句。 谁最先发,最全面就给分,
运用造的句子。名人的例句不用了。。。没一个人留意。只要你用自己的语言写成句子,分就到手,怎么6个了,都是奇妙的名人例句

借喻:①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 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②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
③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
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借代:
①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有的人》)

例①中的“石头”,通常用来作纪念碑的材料,这里借“石头”代纪念碑,含蓄地揭示出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统治者想名垂后世的美梦终将破灭。

借代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如:

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例②用船的一部分“帆”代替船。

二、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③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④旌旗十万斩阎罗。(《梅岭三章》)

例③是特征代本体,因为杨二嫂长得细脚伶仃,故称之为“圆规”。例 ④ 是标志代本体,借“旌旗”代替军队或武装力量。

三、具体代抽象。例如:

⑤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例⑤中的“烽烟”,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代指战争,把战争这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四、工具代本体。例如:

⑥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以下是我自己写的
借代:
1.我们正在读书,一个打枣杆进入了教室。(打枣杆代指长的高的人)
2.雪地里,两个红鼻子正开心的玩着。(红鼻子指鼻子冻得发红的孩子)
3.一群鸭子在唱歌呢!(鸭子指在吵闹的女孩)
4.老秃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