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储蓄会引起生产率和生活水平更快地增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6:46:45

分两种情况:
  1生产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使居民的消费能力下降,造成物品供大于求,使企业陷入困境,不利于国家经济增长,存款过多,导致国家利息负担过重。还会造成货币流通不活跃,社会经济发展减缓.
  在第一种情况下:
储蓄转化成了有效的投资,带来了跨期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增加,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在第二种情况中:
储蓄中有相当一部分转化成了存货投资(滞销部分),出现了不景气的结果。我想要结合高储蓄产生的原因来分析其效应:如果是由于居民的预期收入减少(或者是预期支出增加)这样的非积极因素导致的高储蓄,
则更可能会出现第二种结果。如果是由于经济增长带来收入的大幅增加(再比如类似中华儒家思想的节俭之美德等历史文化因素),在此背景之下发生的高储蓄却又很可能带来美好的第一种情况。总之,高储蓄的发生,总需求并不一定减少,但其会引起总需求的结构生变化:
第一种情况下:只是消费总量相对于投资总量的减少,但由于高储蓄部分转化成了有效投资,所以总需求规模有可能不变甚至是扩张的。与上面的情况相反,第二种情况下的高储蓄:消费总量和投资都会减少(比如由于上面所说的不良预期),因为储蓄向有效投资发生转化时出现阻滞,从而总需求规模呈现下降。

储蓄的钱多了.银行可以用于贷款的钱也多了.企业能贷到款.自然可以扩大生产或者进行技术革新,企业发展了,自然生产率就提高了.生产的物资多了,价格也会越来越低,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就增长了.

从恩格尔系数来考虑。恩格尔系数等于饮食与收入的比例。钱被存起来了,但是实际上收入未变,用于饮食的钱少了,所以恩格尔系数减小了,所以生活水平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