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农药污染,有哪些措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1:20:43
要专业一点详细一点的啊,拜谢啦~

生产中应禁止使用含有甲胺磷、甲基对硫磷、膦胺、久效磷等农药的混配制剂,并逐步取消对硫磷单剂的应用,结合国家有关政策推荐使用拟除虫菊酯如溴氢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抑太保、灭幼脲1号、灭幼脲3号等抑制几丁质合成的农药;吡虫啉、啶虫咪、氟虫腈、虫螨腈、抑食胼等含氮化合物农药;低毒有机磷马拉硫磷、辛硫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丙溴磷;抗蚜威、异丙威、硫双灭多威、丁硫克百威等氨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以及生物源农药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浏阳霉素、苦参碱、楝素等,并且严格控制使用量、使用浓度和使用次数,保证在安全间隔期内用药。
在正确选择农药品种和进行病虫害综合治理防治的基础上,如何改善农药使用技术是无公害农药生产中控制农药污染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适时防治。预测预报是适期防治的关键,生产中必须加大病虫害调查的力度,及时准确池掌握发生状况,高质量地做好预报。在此基础上,根据发生危害情况、经济价值、气象条件等确定用药种类,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无公害农业发展的政策等,合理选择农药品种,应用优质施药机械,严格按照农药的推荐剂量,采取规范的操作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严格按照国务院《农药管理条例》和各级各部门有关规章、文件的要求,实施农药生产、经营许可,大力开展农药行政执法,从生产、销售、使用各个环节做好农药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的生产,禁止市场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在生产过程中向群众宣传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科学选择农药,并向群众推荐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使群众逐步提高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应用水平,大幅度降低单位面积的农药量,降低农药污染,杜绝人畜中毒事件的发生。同时实行农产品生产过程农药残留监测,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有农药污染、易造成人畜中毒的农产品不流入市场,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控制农药污染当然是少用农药了,不过少用农药是不实际的。在合理运用农药(施肥不要过多过频,注意表面施肥与土壤埋施,喷施农药要在旁晚防止农药挥发,造成浪费及污染)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的与农家肥搭配使用,定期对已使用的土地进行换种,有利于土壤的生物优化;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及对土壤的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