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径炮弹底火装配国内外现行标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0 05:03:18

不同类型的枪弹底火,构造和作用原理也各不相同。枪弹撞击底火一般由壳体、击发药和盖片等组成。其作用原理是在较小的撞击能量(动能)作用下激发,喷出火焰点燃发射药。比较典型的产品如美国的M35式撞击底火、M42 式撞击底火,我国的底-18、底-21、底-22底火等。美国的M35式撞击底火是20世纪50~60年代的产品,由黄铜火台、黄铜壳体(火帽壳)、纸板盖片、击发药组成。击发药由TNT、硫化锑、硫氰酸铅和高氯酸钾混合而成,直径5.35mm,高3.10mm。要求输入的发火能量是,将底火在21℃气温下放置24 小时,用直径23.8mm、质量55.0±0.57g的钢球,以自由落体形式撞击,落高为 406mm时应完全发火,落高为76.20mm时,应完全不发火。要求输出能量是在发火时,火焰雷管不能出现瞎火、爆燃和延迟发火现象,并对撞击底火的感度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我国的底-18式底火又称为 DJ-18式撞击底火,是配用于我国56式和53式7.62mm枪弹的底火,也是我国使用量最大、装备时间最长的枪弹底火。由黄铜壳体、纸板盖片、击发药组成。击发药由TNT、硫化锑、硫氰酸铅和高氯酸钾混合而成,直径5.53mm,高 2.65mm,质量0.254g。其要求输入的发火能量与上文介绍的美国M35式撞击底火条件完全相同。
针刺底火一般由壳体、针刺药、加强帽等组成,由针刺刺激发火后点燃引信的传火系列,主要用于引信(用于枪弹的针刺底火尚不多见)。针刺剂是由四氮烯、叠氮化铅、氯酸钾、三硫化二锑和硝酸钡等机械混合而成的药剂。典型产品有美国的M106式针刺底火、MK102-1式针刺底火,我国的HZ-2式针刺底火等。HZ-2式针刺底火,又称为“二号”,是我国现生产和装备的针刺底火之一,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1966年完成设计定型。由紫铜壳体、针刺剂(含雷汞)和紫铜加强帽等组成。其直径3.05mm,高3.2mm。要求输入的发火能量是用质量200g的落锤,以自由落体形式撞击平头击针,落高为40mm时,发 火率应高于99.5%;环境适应性要求是将其在室温16℃~35℃、相对湿度不低于95%的条件下放置3小时,用质量200g的落锤,以自由落体形式撞击平头击针,落高为40mm时,发火率应不低于90%;输入的不发火能量是,用质量 100g的落锤、落高为5mm时,发火率应低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