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襄公十五年》 释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5:35:57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注意!!!是释义..不是翻译!!!

有位宋国人得到了一块玉,就要将它献给子罕,但子罕不接受,那位献玉的人说:“我把玉拿给雕玉工匠看,雕玉工匠把它看成是宝贝。因此,我才敢将它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贿赂的精神看成是宝,而你把玉看成是宝,如果你把玉献给我。那么,我丧失了不贪图贿赂的精神,你也丧失了玉,那就是大家都丧失了宝啊!不如各人保持自己的宝吧!”
或:有的,有的人
诸:之于。
示:给某人看
以:用…
罕:稀少,很少。

《左传》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译文:宋国有个人得了一块玉石,便把它献给自己尊敬的齐国大夫子罕,子罕不肯收。献玉石的人说:“我给玉匠看了,玉匠说这是块宝石,所以我才敢把它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石当作宝。如果你把玉石给了我,我们都失掉了自己的宝。还不如各自都保留自己的宝。”子罕最终也没有要那块宝玉。

1、子罕——人名,春秋时官员,宋国国相; 2、或——某人,有人; 3、诸——之于; 2、弗——勿、不 ,在这里作“不”解; 3、以示玉人——把他给雕琢玉器的人看。 4、尔——你; 5、若——假如; 6、人有其宝——各人保有自己的宝物。 7、以.......为:把.........看作8、以为宝也——认为9·皆:都

楼主所说的“释义”是什么意思?是“解释意思”?那解释这段话的意思呢还是解释重点词语的意思?
或者是讲解这个故事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