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口蹄疫的诊治总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4:57:22
有的速回谢谢

猪口蹄疫
口蹄疫是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以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等处发生水疱和糜烂为特征。本病传染性极高,感染动物范围比较广泛,常呈大流行性,发病率高,难以控制和消灭,在我国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中被列为一类传染病。近年,该病又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暴发流行。

1.病原

病原为细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具有多型性、易变的特点。病毒对酸敏感,过氧乙酸、次氯酸、乙酸的消毒效果很好。 口蹄疫病毒有O、A、C、Asial、SAT—1、SAT—2、SAT—3等7个血清型和60多个亚型。各型引起的症状相同,但免疫原性不同,不能产生交叉免疫。

2.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秋季气候较寒冷时多发。本病传染性极强,常呈跳跃式流行。通过直接接触病原体和借助空气进行感染。

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破损的皮肤、粘膜、眼界膜、人工授精来进行直接或间接性传播。鸟类、鼠类可机械传播本病。病畜的水疱皮和水疱液中含有大量病毒,血液、肉、唾液、乳汁、精液、尿、粪等分泌物和排泄物中都含有病毒。

3.症状

潜伏期1—2天。病猪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舌、唇、齿龈、腭黏膜和鼻镜上出现水疱和糜烂。蹄冠、蹄叉、蹄踵等部位红肿、敏感,随后出现水疱和糜烂。母猪乳房和乳头也常见水疱和糜烂。如无细菌感染,1周左右痊愈。当继发细菌感染时化脓腐烂,严重的蹄壳脱落,出现跛行乃至卧地不起。严重者死亡。吮乳仔猪的口蹄疫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死亡率一般可达60%—80%。

4.病理变化

除相同于临床症状的口腔和蹄部病变外,剖检死亡幼猪可见到心肌变性和出血。慢性病死的猪只,心肌有不规则的灰白色或灰黄色的条纹和斑点病灶,形状类似虎斑,俗称“虎斑心”。组织学检查为炎症和变性,肌纤维甚至完全溶解。骨骼肌也发生蜡样变性,形成许多散在病灶。

5.诊断

根据病的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流行病学可作出初步诊断。但要确诊,区别于水泡病、水泡疹、水泡性口炎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