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作业:中国古代文学:论述题:3、苏辛词异同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4:17:20
大学作业:中国古代文学:论述题:3、苏辛词异同论。

本人写了一些,但三人行必有我师,还是希望能与网上大夹进行交流.

也不是我做作业,就不管格式了,简写的说,易助理看看有没有什么补充的作用吧~
两人都拓宽了词的空间,使本来在歌舞宴因场合演唱的婉丽柔靡的词,成为抒写士大夫情怀的一种工具。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在情感上,都不再只是以儿女情长为主要内容,而是把自己的情趣、思想、追求,心情的苦闷,对哲理的探索等作为一种主要的表现对象,写进词中。
2 在形式上,拓展了词的表现方法和语言风格,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以论为词,都是两人常用的方式。
3 在情感上,两人的词作都加入了男性情感的因素,直接抒发男性所具有的情感,而不仅仅是以男性的视角写女性,表现揣摩后的女性的情感。
(婉约与豪放与其说是对词的一种风格的区分,不如说是对次所表现的情感的类别的区分,即婉约属于女性的情感特征,而豪放属于男性的情感特征。这样来理解,或许能更好地说明为什么苏轼的词,超逸的多一些,却依然属于豪放派。这里面的原因,或许就是“超逸”一般地说也是属于男性的情感,而不能属于女性的。——题外话)
两人的词作有以下的不同:
1 两人创作态度不一样。苏轼以写词为暇余之事,辛弃疾则以此为文学上的目标,感情的“陶写之具”,所以苏词多轻快,而辛词更沉重。
2 苏轼因较多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在词中较多表现的是旷达的思想。对于人生的痛苦,他更能放下。辛弃疾则有山东豪杰之士的风采,豪迈之情较盛。而其由于执着于对恢复中原的追求,其词中的情感则更加盘旋激荡,有一种无法令人忽略的悲慨和矛盾之情。
3 苏词里的以典为词之作少于辛氏,辛弃疾更爱用古人的话来写自己的情怀。

不知道有没有价值?是我自己的感受

楼上的好牛!
我也来谈谈:
苏辛均才华横溢,异同主要源于两人性格。
个人认为情感丰富真挚才能有好的作品,值得研究的才是好作品。苏轼虽开了豪放词先河,但为人较轻佻、矫情,所作词多数意义不大。很多时候能脱口而就,但总离不了堆砌一干俗气的用词用意;或者发些牢骚。可能适合演唱,但作为文学作品就不属于那种值得研究的,因此价值不大。精品也有,不过数量较少。
辛弃疾则不同。每首词均有所写,并非无病呻吟。不管经典与否,总有可写之物,可表之情。可以说首首都经得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