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回答下面的历史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5:45:44
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后,设立了吏,户,礼,兵,刑,工理朝政,为什么还说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

字太多了不好打!建议你还是去问你老师吧!

这些都相当部门,宰相就是处理这些部门事情的,中书省就是这样设立的,朱元璋是猛男,他认为宰相的权利太大,而他经历特别好,足以处理这些事情,就废除了宰相,自己亲自办理!

这个还用说吗``他那个人MMJJ

对啊~
每个朝代重大政务都是皇帝亲自处理的啊,至少负责人的皇帝都是这个样子
明朝有很牛的皇帝,嘉靖,万历,都长时间不上朝,但他们对朝政了如指掌,很强势的皇帝。

从明代起,废除了中书省和宰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实际上等于兼任宰相,把君主独断专行扩大到了顶峰。可是,这只是明初形势下,明太祖带有个人特点(如权力欲极强,猜疑心重,统治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等)所采取的措施。作为制度,后代不具备这些特点的皇帝是没有能力,也不愿意照样执行的。可是“祖训”又不便公开违背,在这种情况下,经过改造,内阁制度便逐渐形成,以一种新的形式起着限制君主独断专行的作用[28]。

我们知道,明代内阁诸大学士,和以往宰相不同,在制度上始终没有监督六部、百司执行皇帝诏令之权。直到明末崇祯年间,一些阁臣为推卸责任仍在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明史》卷二五七《冯元飙传》)。清代官方著作《历代职官表》也说:“内阁职司票拟,其官创自明初,原不过如知制诰之翰林,并非古宰相之职”(卷二内阁表下案语)。这些话并不错。这正是明太祖这个历史上个别杰出人物废宰相后,给后代政治制度所打上的深深烙印。

简单地说,明太祖为什么废除丞相?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让权力集中在他一个人手中,所以他当然不可能放心让六部去处理这些重大事项,当然最后由于没有几任皇帝能有明太祖这样的精力所以权力还是控制在内阁首辅这样的人手中或是太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