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九日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7 18:32:26
意思,表达了什么
还有《人日思归》
(四年级 第一学期 第六单元 古诗诵读)

江总在陈时,官至尚书令,到晚年,陈灭于隋,从此郁郁寡欢。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
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解释:
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的开放吧。

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
到了重阳,文人墨客,则常常诗思泉涌,情感难抑。南陈诗人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微山亭赋韵》和唐代诗人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就是两首著名的重阳佳作。

江总在陈时,官至尚书令,到晚年,陈灭于隋,从此郁郁寡欢。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
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人日思归
思:思归。
发:产生。
人日:阴历正月初七。
落:居,落在……后。 遗留在后面的
入春才七日:即人日。把春节当成春天开始,故言“入春”。
思发在花前:自己在花开以前就产生了回乡的想法。
这是一首构思新巧、想象奇妙的思乡之作。据说作者写了这首诗后,南朝陈人看了一、二句,觉得薛不会作诗而加以嘲笑;等到看了三、四两句便立即夸赞说:“真是名不虚传的诗人。”它好在什么地方呢?试看,归念早于花开之前,归时迟于雁归之后。传说鸿雁正月从南方返回北方。这一写,就把想归又不能马上归的着急心理以及迫不及待要归的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而且,又是以雁归作衬托,更增添了诗的感情色彩。人们有时用最后两句表达思乡之情。

江总在陈时,官至尚书令,到晚年,陈灭于隋,从此郁郁寡欢。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