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的户籍制度下,社会流动的情况如何?士人的处境又如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9 10:58:49

明朝是一个超级高压的政府,如同毛时代的中国加上希特勒时代的德国,这样一个时期的社会流动你可以自己去想象。
从明朝开始,士人彻底堕落。朱棣篡权以降,士人几乎不是依附于宦官就是被宦官排挤,就连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都是依靠宦官冯保上的台。在思想上,八股取士让士人们大多数都变成白痴。那时士人阅读四书五经以外的书籍大概都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市面上充斥着“应试辅导”,就是把四书五经中可能的考点全部划出,然后依“圣人眼光”作答,应试者就有选择性的背诵答案(考点太多,不可能全部背完),考试如同押宝,如果考到了自己背过的内容,呵呵~
这种情况和今天很类似...

读了《明朝那些事》你就会知道,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没几代就被修改的面目全非了!即种下了龙蛋,收获的却是跳蚤。
明代扩大了科举的录取人数,文官集团正式开始左右社会生活,甚至约束皇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故事不断发生在华夏大地!其考试的公平远超出今天人们的想象!如首辅大臣(相当于宰相)的儿子为避嫌疑,竟然不敢参加科考!唐伯虎只因考前口出狂言,并且做出一道极难的题,被怀疑舞弊,遭终生不得参考为官的严厉处罚。
所谓的八股文实际上相当于标准化考试,《明朝那些事》里也有详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