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非,是什么,如果产生的,为什么要减持让他公开流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3:40:49
请准确详细的回答,谢谢

05年启动股改之前,中国股市的股票结构里边,很大部分是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等,而全流通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大量非流通股票的存在,让企业本身对于股票的恶意炒作漠不关心,也就是说股票涨了跌了跟企业的利益没有多大的关系。
在全流通之前,股票价格跟基本面是可以完全不搭边的,只要有主力愿意炒作,垃圾股也能炒成天价!这就是2004年之前,中国市场被称为“黑庄恶炒时代”的根本原因所在。

市场的全流通化,一方面加强了市场融资功能的深化,另一方面也让优质的股票价格变化更受到企业基本面的影响。
不实行全流通的市场是不成熟的,全流通之后,企业的基本面状况、资金状况,都能对自身股价波动产生大的影响。

但是因为原本非流通股的数额庞大,在转化流通过程中,对部分股票实行了“大小非”政策,逐步转化为全流通。持有股份大的归为大非,持有股份相对小的为小非,按照规定的时间内不允许上市流通。
而当初买入大小非股份的股东,是以低于市场价格很多的优惠价格购入的,成本非常的低。当这些股票在牛市后期上长到6000点的高位时,大小非的股东利润是高的吓人的!

05年到08年,三年时间,大量的大小非解禁进入流通市场,而这个时候因为股价和指数都处于利润非常高的高位,而且受世界经济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速趋缓的影响,持有大小非的机构纷纷看空后市、强势抛压,也造成了中国市场一年70%的暴跌幅度。
所以现在阶段一直到2010年,大小非都会对中国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在我看来,这是必须的一个过程,实现全流通之后,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要高出现在一大截,经济状况和企业基本面将有可能逐步实在的反映到股价上,那时基本分析和价值投资将成为主流投资思想,甚至有可能像刘元生这样的中国股神会越来越多。

更多的知识可以到7722大讲堂去听课学习。

胡闹,
再这样发展下去,可能有人要把中国拖到全世界到处去贱买了

因为要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