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所向人们传达的正确思想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20:10:51
我想佛教所对人们传达的不只是,要做善事,
不杀生,不喝酒,等等。
我觉得佛教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对万物的包容,
对事物的看破,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要对佛朝拜,
只要有了解了佛的正确思想那么你就是佛了,但我们身边的诱惑太多,
名与利很难有人能看破,所以要想成为佛,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佛教所说的“得道高僧”其中的“道”与庄子中所说的“道”有什么不同?
佛教的思想是什么?
请高人指点迷津。谢谢!

佛的主要思想应该说是关于人生脱离苦恼获得极乐的方法论。佛教的一切思想,都建立在“缘起性空(万象因缘起,自性毕竟空),万有一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之上,因此“缘起性空,万有一体,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佛教最基本的思想,也是最主要的思想。

"对事物的看破,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要对佛朝拜,"
个人也认为如此,佛教自汉朝传入几千年来发展出很多分支(我指的是中国本土)每一个分支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很无聊,认为只要高念"难无阿弥陀佛"就万事大吉,有的认为要通过苦修来逐步西登,还有一种主张顿悟,只要心中有了悟,即是得道,我就是佛,佛就是我,这一支传自梁朝达摩,后由六祖慧能发扬光大.祖慧之前通常佛教派认为只有通过苦修,如坐禅,面壁等方式格物致之,很无聊,看达摩面壁十年就知道,慧能后修禅不再拘泥于形式,只要有了悟洗衣作饭皆是修行.这就是所谓的心禅
"名与利很难有人能看破,所以要想成为佛,也很少有人能做到。"
这也是佛家重要思想之一,佛家认为生命的本原是痛苦,所谓人生八苦,生,无,老死,无常,求不得,爱别离,怨憎烩,无蕴炽,只有放弃执著,达到空虚忘我的境界,屏弃人的各种欲望,才能跳出苦海.这比道家的清修无为更加绝对和超脱,不过说实在的,人真活到这分上跟死有什么区别呢?所以佛家又加了一项内涵叫普渡众生,好歹有点事做
道家的道和佛家的道有些迥然,道家所崇尚的不是绝对的超脱,而是顺应自然,以求达到天人合一的一种很完满的境界,庄子的道更不一样,这人其实很偾事嫉俗,
他追求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战国很乱,庄子光是看着一票人就不爽,更不会有什么改变他们的念头,毕竟改变的前提是你必须先成为他们的一分子,对于庄子这种孤傲的家伙这是不可能滴
你了解佛学禅宗,有本叫<拈花微笑>的书很好,可惜不容易找
想了解道家,直接去看<老子><庄子>这是真正的道学之源,后世的道士其实大多是些炼炼金弹骗骗皇帝的家伙,到是一票文人对道学很感兴趣,或者起点中文网里有一本叫<神游>的书,虽然是小说,却深得道家精髓,还有对许多道家经典的阐释,喜欢道家又不想看古文可以看这本
除此,说实话,就目前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