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仲卿更爱刘兰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0:25:52
因为他更懂得世间爱情的真挚!虽然对爱情见解不深,但知道真心的爱一个

学了《孔雀东南飞》,周围的同学都觉得焦仲卿太懦弱,太傻冒了:竟然不敢为爱情挑战封建家长制度,竟然会让自己心爱的妻子“举身赴清池”,自己也竟然“自挂东南枝”!我认为这些同学的观点失之偏颇。这种观点忽略了焦仲卿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缺少了历史分析的观点,而仅仅是从我们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出发。焦仲卿生活在近两千年前东汉时期,当时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逼迫他不得不休刘兰芝。
  东汉时期,儒家思想盛行,是封建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当官的大多是深受儒学影响的儒生。而“孝”被孔子看作“仁”的根本,在汉代更是被推崇并逐渐形成完备的孝道系统。其中一条便是要“事亲之孝,不违背父母意志”。虽然,焦仲卿在焦母提出要他休妻时,他也曾提出强烈反对,并表达“终老不复取”的决心,但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下和父母的绝对权威逼迫下,他只能十分无奈地作出让步。但这并不表明焦仲卿向他母亲和当时社会完全屈服。他让刘兰芝先回娘家,并盟誓“誓天不相负”。这话听起来虽然有空话之嫌,但也表明焦仲卿没有放弃与刘兰芝的感情,他正积极为此奋斗。而且如果他一直坚持不娶,我想焦母还是拗不过他的,他们夫妻的复合不是完全没有希望的。所以我觉得这不能表明焦仲卿的懦弱,他只是采取一种“缓兵之计”,避免同过于强大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度作强烈的直接冲突。
  到了后来,焦仲卿和妻子复合无望,便和妻子双双殉情。而这正体现了焦仲卿对封建礼教的最强烈的抗议。因为孝道崇尚“慎终追远”,即为父母养老送终,而焦仲卿为了“儿女私情”却抛弃了这样重大的责任。再加上,古代社会男子地位远远高于女子地位,男子为女子而殉情在古代社会是闻所未闻的。试问,如果不是一个重情重义、而又富于反抗性的男子又怎能做出这样“大逆不道”之事呢?
  我们应该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价值取向来看焦仲卿,他确实不是个懦弱的男人。

爱一个人要真心~

那么没用的男人!!!!不知道为了自己所爱的人抗争,只知道殉情,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