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佳木斯佳联是国企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3:09:42
请问佳木斯佳联收割机厂是国企吗!
企业怎么样!

开明政府的睿智决策--佳木斯迪尔佳联公司发展侧记

  东北网8月15日电 “还是同样的厂房,还是同样的人,生产的还是同样的产品,但企业却在从合资合作到独资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成为跻身于世界50 0 强企业约翰·迪尔公司麾下的一家名企。”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能看出个中的奥秘。从开一条门缝、开半扇门到大门全部敞开,这就是美国约翰·迪尔公司在佳木斯经历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独资发展这3步的形象写照。

  约翰·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兆祺在谈起约翰·迪尔公司与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从合资合作到独资发展的历程时,对我市的投资环境感到非常满意,他把这一成功的合作归结为“开明的佳木斯市政府和市领导睿智果断的决策。”正是由于这,美国约翰·迪尔公司高层人士决心把在中国的这家企业建设成“迪尔家族”全球4家联合收割机厂中“最好的一个”。

  以“非常的速度”引进迪尔技术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一个19 46年建厂的小型农机修造厂,毅然承担了中国农机产业第一个引进约翰·迪尔10 00系列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的重任。

  19 82年,拿到图纸的当年秋天,佳联厂就造出1台106 5 联合收割机,并赶上了北大荒农场的大豆收割实验,被中外同行赞为“非常的速度”。从第二年开始,企业陆续投产了4种机型,先后4次在黑龙江农垦项目国际招标中中标,创汇3 00 0 多万美元,为当年国家对佳联厂引进投入的7.5倍。1 98 4 年,企业形成了批量生产规模,结束了自走式大型联合收割机进口的历史。这在当时令全国20 0 多家同类企业刮目相看。

  可是,技术引进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佳联厂从此就踏上了成功经营的坦途。由于90年代初期国内一些地区农业连年受灾,农业机械销售不畅,导致农机企业效益直线下滑。1 99 4 年,这家企业陷入了亏损的境地。到了1 99 6 年,企业仍没有走出困境。佳联厂遇到了建厂以来从未有过的困境,3年累计亏损近900 0 万元,企业资不抵债,到了破产边缘。佳联厂今后怎么办,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企业和政府面前。

  早在19 94年,佳联厂就拉开了与迪尔公司合资的序幕。在意向交流阶段,双方进行的7次谈判,争论的焦点是合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