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童年因父母不在身边陪伴而形成的心理恐惧和阴影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5:51:10
如何克服童年因父母不在身边陪伴而形成的心理恐惧和阴影啊

莪淂一位好朋友就是这样

导致他现在做什么都没勇气,没信心

他对自己都没自信
并且
他的父母也没有时间来陪他,现在也是如此

童年的经历对于人格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在5岁之前没有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那么长大后,就很难与其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对于人际交往会有很大的困难,会依赖、没有信心、内向、害怕与人交往、对自己的期望值降低。
可是这一切就真的无法改变了吗?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我小的时候就是在奶奶家长大的,到7岁才回到父母身边,我现在的性格就是缺乏独立,退缩、依赖、不善于与人交往,每次要去办什么事情都会斗争半天。
我正在慢慢地改变这我自己,虽然有很大的难度,但是我在坚持,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你一定想知道,我是在用什么方式使我自己改变。首先,我有一种强烈的想改变自己的欲望,在欲望的支持下,我选择的方法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这是心理学中有名的“森田疗法”。顺其自然就是,接受自己性格,接受自己的弱点,接受自己心理的不舒服,不要再去想它,爱怎么样就怎么样。为所当为就是 把你的思想都投入到行为当中去,不要在乎自己的感受,做你应该做的,叫自己行动起来,没有时间去想,自己的情绪,以及别人的想法。
再有叫做“接受痛苦,为所必为”就是要让自己去做自己必须要去做的事情,你身为一个男子汉,必须做的事很多,首先要做的是要独立。要做事情,尤其是很难的事情内心是痛苦的,但是不要去想怎样的痛苦,去做你必须做的事情。当你已经做过以后,你会觉得,痛苦远远没有你想象中强大,经过了以后,会觉得不过如此。
还有的就是“接受痛苦,为所怕为”自己主动去找一些自己害怕做的事情,当然是合法的,合理的,硬着头皮去做,做过以后,你会发现,痛苦不过如此,借此,你增强了自己的信心,有了信心,做事情的心态就会积极很多,心态改变,促使行为改变,行为改变,就说明性格已经改变了,因为性格是由行为来体现的,性格改变了,那么你的人生一定很改变的。
这种改变对任何人来说都很是不容易的,但为了你的未来、家庭、事业,这值得你去改变,改变大小,要看你对未来的欲望有多高。
请记住“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多行动,不要考虑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的性格,接受自己在行动中的不舒服感、恐惧感,不去试图改变,因为自己的情绪无法控制,你只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有积极行动起来,一起才可以改变。
祝你成功。

拒绝勇气

那就通过心理咨询来治疗童年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