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 一些习题求解!效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20:28:21
原文:
荷叶 母亲①
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园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②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③。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问题:
1.文章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
2.用最直观的方法表示“我”的心情变化。
3.摘取一个词语概括荷叶母亲的形象。
4.最后一段在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文章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写我的感动则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
6.结合全文内容,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开头,写两句话,与最后一段构成排比。

细细品味】
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
一写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花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
菡萏()
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主人翁红莲首次登场。
二写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雨越下越大
红莲:左右倚斜,无依无靠。
三写看红莲
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感动
环境: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红莲:不动摇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
文章结尾升华主题。

2焦急不安的心情
3勇敢怜慈
4起概括全文的作用
5借物喻人 倒状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只有你能在我伤心时给予我最大的安慰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你永远也只求付出,不求回报

1手法:借景抒情和托物喻人。
2心情变化:烦闷——仍是不适应——不宁的心
绪散尽了——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3形象我不知道,请你另请高明
4作用:篇末点题
5不知道
6不知道
对不起奥,不能全部帮你

细细品味】
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