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便便是怎么来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2:51:49

大便的形成过程

  大便是在大肠处制造而成的,大肠并不进行食物的消化吸收,其主要功能就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制造大便并排泻。大肠最粗部位的直径为5~8厘米,长度约1.5米,可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部分。食物被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黏糊状的残渣从小肠进入大肠。大肠开始蠕动,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把糊状的残渣转变为固态,即大便。食物经消化吸收,送达小肠的末端,大约需要5~10小时,而到达大肠后则需9~16小时以吸收水分。肠内细菌会使食物残渣发酵或腐败,以制造大便。大便形成后通常先积存在乙状结肠中,不久,当大便因本身的重量而移动到直肠时,直肠内的感应器就会受到刺激,产生便意。

  从粪便观察健康状况

  如果粪便像小黄瓜或香蕉,呈细长形,就是健康状态的粪便。这表示肠的状态良好,饮食也十分均衡。如果水分稍多,粪便会比较长,并呈卷曲状。这表示胃肠都处于健康、良好的状态。如果粪便像小芋头般,呈颗粒状,则是由于在肠内滞留的时间较久,水分被肠过度吸收所致,也可能是水分摄取过少造成的,属于便秘的表现。如果粪便无法成形、变成液态状的话,则是消化不良的表现,也可能是由胃肠疾病所致。如果症状持续,请就医检查。如果外形扭曲、变形,大肠和肛门可能有痔疮或息肉、肿瘤。颜色也是重要的信息。如果形状正常且颜色呈茶色,表示胃肠的状况不错。如果有点泛白,表示脂肪的摄取量可能过高。如果掺杂有红色,可能是因胃肠感染性疾病或溃疡、肿瘤等造成。血液与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色、发黑。如果频繁出现黑便症状,必须特别注意。

属于排遗,吃的饭进入口腔,再进入食道,再进入胃,再进入小肠,再进入大肠,最后就.......中间会一直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