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尼采的悲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02:03:04
尼采似乎是个很有才华的哲学家,观点独到准确.他的悲剧我个人觉得来源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对于他的精神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其所拥有的资源又不足以帮助他弥补这种滞后性.他既然相信精神意志的重要性,为什么不用其超人的精神去得到一些资源,以其更随心所欲的改变世界?而选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让他离这个社会越来越远?

到底是尼采不够有勇气还是他不懈于在普通人的世界里得到一些东西?
"哪得清如许"这位朋友,改变群体观点未必需要团结溶入这个群体吧?真正改变普通人思考方式的往往不是另一个本群体中的普通人而是比普通人阶级伟大得多的超人或者说征服者.被一个自己所不屑的环境所排斥这对尼采这样一个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事实上都的确有恃才傲物资本的人来说打击是致命的.长期持续这种状况毁灭是可以遇见的.这个时候去抗争去用自己的意志征服别人似乎才是最好的挽救自己的方法.可尼采似乎没有这种打算.很多哲学家似乎都停留在思想的层面而缺乏行动力,这也算群体个性?

首先你必须理解他的那种超人精神
基本上可以用他一句名言来说明
上等人有必要向群众宣战,
他的上等人就是他超人精神的具体表达。
若是以这种意识形态去思考,必然会有独到准确的见解,而不被外物群体性思维所迷惑。
这也是楼主你所说的,
可是带来的弊端,楼主也说对了,就是不能随心所欲的改变世界了。
像他这种意识形态,如何能获得群众的认同,如何改变世界,就凭他一个人?
他认为上等人有必要向群众宣战,那是一种对群众的思想对立,骨子里怎么会团结他们来改变世界。

所以说他的闪光点就是他致命的弱点。这也就是矛盾体的有趣地方。。
楼主如果还有疑惑的话可以再交流交流。

关于楼主说的改变群体意识是否要溶入群体这个问题.我想答案是无庸置疑的.
你能具出几个反面例子来?
马克思一个人能改变世界吗改变中国?答案是否定的.可是当他的思想由老一代的革命人传播给广大的贫苦大众,再溶入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形态,结合社会建筑构造最后取得的胜利.
若是一种思想没有很好的应用性,不根据群体意识的弊端和需要提出解决方法,最后让人们接受.那那种思想充其量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乌托邦,永远也不会改变世界的一天.尼采的超人精神就是这样的不合实际.它根本不适合绝大多数的人们,如果还想要群众忽略这点,自己主动去接受这种思想,我跟你说,天方夜潭.团结不了广大群众,你便改变不了世界.你若想不团结群众改变世界,那你就必须有那位把内裤穿在外面的超人的超能力.

因为他说他比太阳更有光芒。

我觉得尼采不是没有勇气或者不懈于。
而是他当时根本考虑到这一层——用其超人的精神去得到一些资源,以其更随心所欲的改变世界?

我是学历史的,总感觉尼采是一个刚烈但更温柔的尼采!对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哲人,我们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要求他当时怎么做,相信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

我只想说的是尼采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我认为他 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他所用的“超人”的词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他给人类文化留下的文本是人类的财福。他至于他个人的生活,我觉得这跟留下的文本是两件事情。根本没有必要去思考他为什么写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