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南无核黄皮的文章(急需!!!)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2:53:56

郁南县的无核黄皮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距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该果于1960年全省水果资源普查时发现,1964年被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专家确认属广东省优稀水果之一;1986年在全省第二次优稀水果鉴评会被评为优质水果,并颁发了证书;2001年,郁江牌无核黄皮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2年郁南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无核黄皮之乡”称号;2003年6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04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5年6月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

头顶层层光环的郁南无核黄皮,和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有何“过人之处”呢?据介绍,该果以其果大、肉厚、色鲜、味美、无核的特点而出类拔萃。果实除鲜食外,可食率达79.4%以上,还可加工成蜜饯、果脯、果酱、果冻、果饼和其芳香特色的清凉饮料,也可制成盐渍、糖渍食品。

目前,全县15个镇177个村委会中有80%以上的村都种有无核黄皮,其中郁南县建城镇是广东无核黄皮专业镇。如今的郁南城镇两旁处处可以看到无核黄皮的宣传牌,山地密布成片的无核黄皮树,花香四溢。目前,该县无核黄皮种植面积达6.95万亩,其中投产达3.85万亩,产量达1.37万吨,销售收入达2.6亿元。无核黄皮已成为郁南的支柱产业之一,一大批果农靠无核黄皮生产走上富裕之路。

郁南县无核黄皮的种植面积虽然逐年增加,但并没有片面追求面积的扩大。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引导下,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已建成万亩无核黄皮标准化生产基地。北片以建城镇为中心,向都城、平台镇辐射。南片以河口镇为重点,向大湾、连滩两镇辐射。全县无核黄皮有省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一个,县级标准化生产基地4个。

标准化生产有效地提高了无核黄皮栽培管理水平,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河口镇坳仔村无核黄皮种植基地面积300亩,8年树龄,在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后,2005年收获产量150吨,产值240万元,比前三年平均产量增产20%,增产效果显著。种植大户曾章兴在2001年承包种植无核黄皮83亩,3200棵,通过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栽培管理,提早投产时间,增加单株产量,2005年产量达到5500公斤,销售收入8万多元,比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