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詹天佑用不同方法开凿隧道?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2:51:21
12.2 ,7:00前!!!

1、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2、人物简介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至1919年4月24日,英文名:Jeme Tien Yow),汉族,字眷诚,号达朝 。祖籍徽州婺源,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现广州市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12岁留学美国,1878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 ,主修铁路工程。他是中国近代铁路工程专家,被誉为中国首位铁路总工程师。其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因为居庸关山势高,岩石厚,所以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的方法;因为八达岭隧道长,为了早点完成任务,打击帝国主义。所以打一个竖井,增加打隧道的面数,所以采用竖井开凿法。体现了詹天佑有智慧。

因为居庸关山势高,岩石厚,所以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开凿的方法;因为八达岭隧道长,所以打一个竖井,增加打隧道的面数,所以采用竖井开凿法。体现了詹天佑有智慧。

YES

为了早点完成任务,打击帝国主义。

速度快一点

因为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