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2块钱的事,求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2:17:22
是这么一回事,我是一个在校的学生,今天上个月的上网卡时间就要到了,然后去买上网卡,我出去时顺便花50块一起买了,宿舍还有3台电脑,就一起给他们也付了钱,回来后3个人有一个给了我12,另一个说明天把钱破开再给我,还有一个什么也没说。问题就出在这个身上,今天晚上一晚上了我老是在想着这12块钱,老是想他要是不还我怎么办,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老是这么想。我自认不是一个吝啬的人,以前有同学炒股,我在不知道他会赔会赚的情况下借给他1000块,而且事后也没有犹豫,还有一个同学买电脑没钱了,问我借,我也接给了他1200块,半年了一直没还,我也没有着急。我平常手头比较宽裕,很多同学来问我借我都毫不犹豫的借了。但我却不知道为什么却老是在想这12块钱.我现在也不缺钱,可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老是瞎想,可能这个同学我平常不太喜欢他,但这是主要原因吗?真不明白自己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理,有谁能给我分析一下啊?

从你的描述上来看,你本人属于比较大方的,没有心计的人!

而你这位同学不还你钱,我认为是出来你这位同学身上。假如换成是其他你比较信任的同学,我相信你不会这么计较,而你这位同学正好又属于你不信任的人之一,帮他垫钱后,自然就会担心他不还钱,所以就会一直想着!
实际上,你平时对很多人都很信任,便便这个同学无法取得你的信任,问题,肯定出在他身上,他也明显不如你的另外两个室友坦率,而且我也估计,你身边也有很多同学不大喜欢他!
找个话题,把钱要回来吧,你不必直接问他要,等你们都在一起的时候,你顺便提一下你买上网卡的事情,比如说“最近真走运,去买上网卡的时候,看到一超级漂亮MM。。。”他们肯定会有不同的反应,还了钱的就会一块开心,还没还钱的,心里肯定就会掂量怎么还钱。

有趣!
这是个逻辑问题。生活当中处处有逻辑。思考问题需要逻辑,处理日常琐事也需要逻辑。
一加二,如果等于三,这就获得了我们的“思维定势”的检验通过。
同理:替人垫付12元——还款12元——这也是正常的“思维定势”,如果检验通过,说明一切正常。但是,结果却没能获得“思维定势”的检验通过,这是不正常的,于是这个不正常的结果引起了我们心理的必然的波动!——他破坏了你的心理逻辑。
寒流来了,要加衣服。但是没有加衣服,于是就打喷嚏。——一个道理。
再比如:你给自己的小妹妹垫付了12元,她把12元还给了你,你会觉得很不舒服。为什么?因为这又破坏了你的另一个“心理定势”、另一个“思维逻辑”。

吃亏吃多了.自然明白借钱给别人,前提条件是有心理准备别人不还钱.
你这没多大事.只是你开始懂得帮朋友,不一定朋友会觉得你好,而有些人是当你水鱼看..所以借钱也要看人.

不喜欢他?那还不简单,就当给他全家烧纸了!我就爱这么想

你太有钱了,别人借里你的钱都不会一次性还的.有的借了就根本不会还的,你自己去试一试.你就说我的钱掉了,问那些借你钱又没还的那些人去借看他们借不借 肯借给你多少.如果那些人借你钱时还吞吞吐吐的话,这种人以后最好不要借他

可能他谢谢或者一句话都没跟你说 所以你心里觉得委屈 就想要拿回你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