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台的预报中我们知道台风形成后在海域的流动方向是无规则的,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是这样的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0:51:53
需要说原因

气象台的预报中我们知道台风形成后在海域的流动方向是无规则的,忽左忽右,忽上忽下,是这样的吗--

--------北半球向右偏!

...台风也是有一定路线的
不然怎么能预报它何时登陆呢
原因当然是因为有风吹它嘛...
台风在海面上形成,受盛行风的风向影响移动,比如中国夏季台风较多的原因是台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从太平洋洋面登陆福建,浙江等省.

台风的移动是受太平洋副高和西风带长波、中波的作用影响的,对于行星尺度的天气系统来说,台风只是一池湖水中的一个小小漩涡,是有其运动规则的,所以才有台风预报,其主要运动趋势是可以预报准确的。

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取决于作用于台风的动力。动力分内力和外力两种。内力是台风范围内因南北纬度差距所造成的地转偏向力差异引起的向北和向西的合力,台风范围愈大,风速愈强,内力愈大。外力是台风外围环境流场对台风涡旋的作用力,即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南侧基本气流东风带的引导力。内力主要在台风初生成时起作用,外力则是操纵台风移动的主导作用力,因而台风基本上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副高的形状、位置、强度变化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致台风移动路径并非规律一致而变得多种多样。以北太平洋西部地区台风移动路径为例,其移动路径大体有三条:
①西进型台风自菲律宾以东一直向西移动,经过南海最后在中国海南岛或越南北部地区登陆,这种路线多发生在10-11月,2006年就是典型的例子;
②登陆型:台风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海峡,在中国广东、福建、浙江沿海登陆,并逐渐减弱为低气压。这类台风对中国的影响最大。近年来对江苏影响最大的“9015”和“9711”号两次台风,都属此类型,7-8月基本都是此类路径;
③抛物线型:台风先向西北方向移动,当接近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不登陆而转向东北,向日本附近转去,路径呈抛物线形状,这种路径多发生在5-6月和9-11月。
台风形成后,一般会移出源地并经过发展、减弱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一个发展成熟的台风,圆形涡旋半径一般为500km~1000km,高度可达15km~20km,台风由外围区、最大风速区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外围区的风速从外向内增加,有螺旋状云带和阵性降水;最强烈的降水产生在最大风速区,平均宽8km~19km